游戏百科

丑话说在前面,实话才有意义

先礼后兵,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交际策略。这种交际策略的核心思路就在于,让博弈的对象先看到自己出于礼节的诚意,而后在让对方认识

先礼后兵,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交际策略。

这种交际策略的核心思路就在于,

让博弈的对象先看到自己出于礼节的诚意,

而后在让对方认识到,

自己手中的实力是可以掌控大局的。

先礼后兵的做法,虽然有着一种运筹帷幄的魅力,

但对于普通人的交际实战来看,

先礼后兵往往陷入一种很尴尬的境地,

那就是所谓的礼,别人不认,

所谓的兵,没有任何威慑力可言。

于是乎,另一种更为朴实且实用的交际策略,

便是那“丑话说在前面”。

话语无美丑,听者有心境。

心里的境况,往往源自于话语的暗示,

这往往就有美丑之分。

如果丑话要说在前面,

那么必然在心境上就会反馈出“丑”的需求。

此丑非彼丑,说的不是样貌丑陋,

而是话太实,太真,太明确。

通俗的说,我们都听过一句话:

实话不好听。

这里所说的不好听,可以引申为丑话的意思。

不好听的实话,

是因为实话揭露了谎言不敢说的事实。

比如谎言要哄着人,哄骗人,

所以就要弱化真实的影响,

然后凸显某一目的,某一立场,

甚至是某一种效果的作用。

与谎言截然相反的是,

实话从不“惯着”那些不敢接受现实的人。

实话是尖锐的,但却是客观的,问题不在于实话的尖锐,

而是我们所生活的世道本身,

尖锐的存在是不可能忽视的。

所以,实话的丑,与其说是一种不好听的象征,

倒不如说更像是一种提醒,

提醒人们不要被那些如同幻觉的美好,

蒙蔽了脚下那些该踩明白的路。

当然,这种提醒并不能被所有人接受,

毕竟大多数人还是对美好的幻想有着无法脱离的依赖,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把丑话说在前面,

先把需要遵守的规则,需要接受的事实,

需要理解的存在,都接受了,

再谈那些“一起包饺子”的事情,

究竟能不能实现,究竟该不该实现。

所以,把丑话说在前面这种做法,

也不仅仅是身为普通人的交际手段,

而更像是一种目的明确的试探,

接受不了丑话的客观和现实性,

沟通的门槛没达到,

沟通的需求不去正视,

自然也就不存在继续沟通的条件了:

沟通这件事,前提是达到最基本的共识,

如果连共识都没有,后面的合作就注定坎坷,

那么我们把这个话题稍加扩展便会发现,

越是普通人的交际,

越需要门槛的设立,

当某些声音,达不到可以沟通的门槛时,

直接关门,

一句多余的话都不要说。

丑话说在前面,实话才有价值,

听得进丑话的人,才会认真对待实话的分量。

而听不进去的人,就会被说在前面的丑话“淘汰”,

当然,人各有路这件事,

终究不仅仅是一句说辞,

或者我们不妨把话说的直白点,

现在那些清醒的人们,

根本不会考虑要不要叫醒那些装睡的人,

也不会关注那些视而不见的自负者,

因为装睡是一种选择,

视而不见也是一种选择,

在这个输赢问题冷暖自知的时代,

清醒的优势,

不是比谁喊的声大,

而是比谁的心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