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两千亿欧元的俄罗斯央行储备资产,如今成了各方盯紧的肥肉。
欧盟大使们达成了个初步政治共识,框架是利用被冻结俄罗斯资产的收益,去援助乌克兰。
这笔巨款最终怎么动,考验着欧盟的团结,也考验着他们的决心。
布鲁塞尔那个欧洲清算银行,眼下备受关注,这地方,人称欧洲金融金库,它保管的被冻结俄罗斯央行资产,数额可不是小打小闹。
欧盟各国吵翻了天,为了怎么处置这笔钱,各自的立场差得老远,讨论起来那叫一个激烈。
这哪还是普通讨论,分明是原则和现实利益在激烈搏斗。
比利时这边,压力山大。

欧洲清算银行就在它家地盘上,保管这些被冻结资产是它的活儿,可现在呢,其他成员国都嚷嚷着要动这些钱。
欧洲清算银行的高管们私底下直叫苦,他们心知肚明,这口子一开,官司肯定接踵而至。“咱们护着的不是俄罗斯,是金融规则。”一位官员这么嘟囔。
更麻烦的是,动用俄罗斯国家主权资产,法律上争议大了去了。
搞不好,会把那个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金融秩序给搅乱。
这种复杂性,让任何动资产的提议都步履维艰。
华沙和维尔纽斯的政客们,态度鲜明得很,“这些钱,明天就该打到乌克兰账上。”一位波兰议员公开放话。
东欧的急切,不难理解,战火就在隔壁烧着,难民还不断涌进来。

可柏林和巴黎那些国家,立场就谨慎多了,德国官员倾向于搞个“结构性解决方案”。他们提议设个专项基金,用资产的利息或者收益来支持乌克兰。
分析人士觉得,这类方案嘛,既支持了乌克兰,没准儿还能顺带推它一把,加速融入欧盟这类长远战略目标。
这种温差,体现在数字上再清楚不过:波兰要求全部资产立马转移,德法却建议先动用利息,每年大概三十亿欧元。
“好比着火了,有人拎起水桶就泼,有人却非得先研究研究水里都有啥。”一位外交官这么比喻道。
匈牙利在欧盟内部,又一次摆出了它那独特的姿态,成了这事儿的主要反对者之一。
这份坚持背后,算盘打得精着呢。
匈牙利在能源上,高度依赖俄罗斯,它家大部分天然气和石油进口,都来自那头,能源命脉捏在人家手里,它能不谨慎吗?
“你不能指望一个靠着俄罗斯能源过冬的国家,会爽快同意没收俄资产。”分析师一句话点明要害。

分析人士指出,匈牙利在欧盟好几次对俄政策的讨论里,都扮演了关键的“制衡者”角色。
过往的经验显示,布达佩斯行使完否决权之后,往往能在后续谈判中,给自己捞到点特定好处,比如资金支持啦,政策豁免啦。
外界普遍猜测,匈牙利这手,意在后续的欧盟预算或者援助计划谈判里,给自个儿换点更有利的条件,或者搞点特定豁免。
比利时人的态度,悄悄起了变化。
从起初的坚决反对,变成了现在有条件支持。这转变背后,是一场精彩的利益交换。
关键筹码,就是“风险共担”。比利时人说动了其他成员国:动用资产可以,但将来要是吃官司,大家得一起赔。
这一招,最后被证明是打破僵局的关键,比利时通过提出“风险共担”,成功把自家的法律风险,转嫁成了整个欧盟需要共同面对的集体责任。

草案里那句“适当的欧洲团结和风险分担”,看着平平无奇,实则是比利时外交的胜利。“没这句话,比利时宁可让谈判黄了。”一位官员私下里承认。
与此同时,能源领域那边,欧盟也达成了另一项重要共识。
欧盟能源部长们搞了个政治协议,目标是到2027年,大幅减少并最终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
这个时间表,既展示了决心,也给成员国调整能源结构留出了喘气的余地。
眼下,俄气还占欧盟进口量的一成三呢,每年价值超过一百五十亿欧元。
巧妙的是,这个决定和资产处置形成了呼应,一边是切断未来的收入,一边是讨论处置现有的资产,双管齐下,信号再明确不过。
匈牙利当然又投了反对票,它的能源部长直接斥责这个决定“彻底破坏了匈牙利能源安全”。
这话倒也不假,但对欧盟整体而言,地缘政治的意义,早就超过了经济上的考量。
马上要开的欧盟领导人峰会上,俄罗斯资产问题,注定是焦点中的焦点。

不过就算达成了政治共识,离真正动用资金,还远着呢。
法律文本得起草,资金动用机制得设计,风险分担的细则也得明确。
每个环节,都可能变成新的战场。
这场围绕俄罗斯资产的复杂博弈,最终会走向何方,依然变数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