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最近的日子非常不好过。
现在的局面是,俄罗斯直接发出了军事警告,美国总统特朗普亲自打电话来施压,国内经济也因为她的错误言论遭到了重创。
在这种四面楚歌的情况下,日本政府终于顶不住压力,在11月25日给中国发了一份解释文件。
但是,中方对此并不买账,明确表示拒绝接受这种没有诚意的说法。
日本这一次真的摊上事了!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她此刻的处境,恐怕没有比“孤家寡人”更贴切的了。
这位从11月上位以来,试图通过对外展示强硬姿态来巩固权力的领导人,如今却发现自己精心编织的战略网正在把自己勒得喘不过气。
当你环顾四周,原本期待的盟友在冷眼旁观,长期的对手已经亮出了獠牙,而国内那个原本支撑她的经济底座,正在发出断裂的脆响,这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外交失误,而是一场全方位的系统性崩塌。

对于高市早苗而言,11月25日的那通越洋电话,原本是她孤注一掷想要抓住的救命稻草。
但事实证明这根稻草不仅脆弱,甚至还带刺,在那短短不到25分钟的通话时间里,发生的事情足以让任何一位成熟的政治家感到脊背发凉。
高市早苗试图在媒体面前营造出一种“谈笑风生”的假象,对此前惹出大祸的涉台言论讳莫如深,只是含糊其辞地抛出“外交细节”作为挡箭牌,甚至试图将这简短的交流包装成美日关系亲密无间的勋章。

但稍微梳理一下时间线就会发现其中的残酷逻辑:就在特朗普拨通高市电话的前一天,大洋彼岸刚刚与北京完成了最高级别的通话。
在那场交流中,美方不仅重申了理解台湾问题对中国的核心重要性,更表达了希望约束日本右翼躁动的意愿。
在24小时后打给高市的这通电话,绝非是为了给她那个已经惹祸上身的言论“背书”,恰恰相反,这实际上是一道如果不听话就可能被抛弃的“紧箍咒”。

在这个以利益为核心的超级大国棋盘上,美国或许乐于见到日本充当马前卒,但绝对不会允许这枚棋子因为鲁莽而打乱了整个亚太的战略布局,更不愿为了日本的一时口舌之快而被拖入不必要的冲突泥潭。
特朗普的态度已经再明显不过:想利用我来为你的错误买单,这条路行不通,高市早苗原本指望的“越洋援军”,最终变成了一次冷冰冰的“敲打”。
如果说西方的“盟友”带来的是透心凉的失望,那么来自北方的警告则是实实在在的灼人烈火。

俄罗斯人的性格向来是不多废话,能动手时绝不吵架。
对于在南千岛群岛(北方四岛)问题上一直心存幻想、甚至企图通过部署导弹来改变现状的日本,莫斯科这次的回应不仅仅是“强硬”二字可以概括的,简直是把“威慑”二字写在了脸上。
看看这几天在日本周边海空域发生的一幕幕:图-95MS战略轰炸机在苏-35战斗机的护航下,贴着日本防空识别圈的边缘呼啸而过,尽管俄方轻描淡写地称之为“例行飞行”,但谁都听得懂轰鸣引擎声中的潜台词。

日本航空自卫队不得不紧急让F-15和F-35战机升空伴飞,这种看似“常规监视”的应对背后,掩盖不住的是整个防御体系的高度紧张。
更具有讽刺意味和历史纵深感的是,俄罗斯外交部竟然特意翻出了二战时期日本签署投降书的黑白档案视频并对外发布。
这一招可谓“杀人诛心”,它直接越过了所有的外交辞令,用最直观的历史画面警告东京:忘记历史教训、试图重蹈覆辙,所带来的代价是现在的日本绝对无法承受的核打击战略重审。

早在2022年高市早苗还在担任自民党政调会长时,就被列入了俄罗斯的63人禁止入境名单,如今旧恨未消又添新仇,莫斯科显然已经不想给这位新首相留任何情面。
在外有强敌环伺、盟友倒戈的绝境中,日本政府试图做出的补救动作,却显得如此笨拙且缺乏诚意。
就在特朗普电话挂断的当天,日本内阁会议匆匆忙忙地通过了一份答辩书,并在拖延了整整18天后才递交给中国。

它既没有撤回11月7日在国会发表的那些挑战底线的错误言论,也没有丝毫反躬自省的意味,仅仅是玩弄辞藻称首相的言论“并不意味着改变政府一贯见解”。
这种试图两头讨好的做法,无疑是低估了对手的智慧,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的反问如同一把利刃,直接挑破了这层窗户纸:既然声称立场未变,那个所谓的“一贯立场”究竟为何物?
如果不敢白纸黑字地重申《中日联合声明》中的核心承诺,不肯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这一纸答辩书不过是废纸一张。

中方拒绝接受这种毫无诚意的敷衍,态度坚决且明确,想靠这种小聪明蒙混过关,绝无可能。
高市早苗既想保住右翼基本盘的支持,不敢低头认错,又害怕经济崩盘试图缓和关系,这种首鼠两端的策略,最终让她在外交场上彻底陷入了死局。
而真正让高市早苗感到脚下根基动摇的,是那张正在急速恶化的国内经济成绩单,政治口号可以喊得震天响,但老百姓餐桌上的账单却是骗不了人的。

仅仅因为当权者的错误言论导致双边关系恶化,日本经济正在遭受“釜底抽薪”般的重创,那个曾经被视为复苏引擎的旅游业,如今正如自由落体般坠落,超过60万张原本计划飞往日本的机票被瞬间取消。
这一数字的背后,是无数依靠中国游客维持生计的日本百货公司、运输车队和民宿老板的哀嚎。
更惨烈的是渔业,大量堆积在冷库中无法出口的水产品,让渔民们在焦虑中夜不能寐,生计几近断绝。

与此同时,作为日本立国之本的制造业也感受到了寒风,10月份的数据触目惊心:汽车出口量下滑7.5%,作为高端制造代表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更是暴跌了49.6%。
包括日产、马自达在内的七大车企,仅上半年的关税损失就高达1.5万亿日元,赤字如潮水般涌来。
这些宏观数据的微观投射,是无数中小企业的倒闭潮,仅10月份就有965家企业宣告破产,这已经是连续第五个月上涨,其中九成都是员工不足10人的小微企业。

物价飞涨与工资停滞的剪刀差,正在无情地收割着普通民众的生活希望,愤怒的情绪最终汇聚成了街头抗议的洪流,从东京到地方,要求首相下台的呼声从未停下。
同时这股怒火也燃烧到了日本政坛的核心圈,政治家们最擅长嗅探危机的味道,当看到国家被推向悬崖边缘时,哪怕是昔日的同僚也不会手下留情。
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直言不讳地指出,高市的言行已将日本推入“存亡危机事态”,而在野党党魁野田佳彦更是磨刀霍霍,准备借此机会发动倒阁,将高市拉下马。

就连自民党内部的石破茂等人也开始公开发难,批评首相没有搞清楚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
此刻的高市早苗,正站在一个四面楚歌的孤岛上,向东是被盟友冷落的落寞,向北是俄罗斯轰炸机划过的阴影,向西是来自中国原则底线的坚壁,而在日本脚下,是经济崩塌和民意沸腾的火山口。
事实再一次用残酷的方式证明:任何试图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火中取栗、在核心原则问题上挑战底线的投机行为,最终不仅无法转移国内矛盾,反而会让自己碰得头破血流。

对于高市早苗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外交误判,更是一场关于国家命运的豪赌,而输家,只能是日本自己。
参考资料:北晚在线——特朗普电话后,日本沮丧了三次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中国外交部:日方刻意回避中方要求,企图蒙混过关

鲁中晨报——俄罗斯派轰炸机绕飞日本海,画面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