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华东地区的版图上,一条钢铁巨龙自合肥向南蜿蜒,穿越巢湖的碧波、黄山的云雾、武夷的峰峦,最终抵达福州的滨海,这便是国家“四纵四横”高铁网中京福通道的核心段——合福铁路。这条连接华中与华南的客运大通道,正线全长810.987公里(含合肥南站合福场),却以13%的路基占比、45%的桥梁占比、42%的隧道占比,刷新了人们对“高铁”的认知:它不是平原上的“贴地飞行”,而是在山水间“穿针引线”的超级工程,堪称中国高铁桥隧技术的“活态博物馆”。

2010年4月开工,2015年6月28日开通运营,合福铁路的建设历程本身就是一部工程史诗。当列车以300公里的时速飞驰时,乘客或许很难想象,每一段平稳的轨道下,都凝结着建设者对复杂地质的“降伏术”、对桥梁跨度的“突破力”,以及对隧道难题的“攻坚志”。

合福铁路的桥梁,既是交通通道,更是技术标杆。全线45%的桥梁占比,意味着每行驶两公里,就有近一公里的轨道架设在桥梁之上。这些桥梁不仅要承受高铁的高速荷载,更要应对长江、山涧、既有铁路与公路的立体交叉,其设计与施工难度远超常规。

在长江下游的铜陵段,一座“上层跑高速、下层通高铁”的超级工程——合福铁路铜陵长江大桥,以6032.804米的总长度横跨江天。作为世界最大跨度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主跨1290米),它不仅要承载合福铁路、合庐铜铁路的双线高铁,还要兼顾六车道高速公路的通行需求。这种“上下分层、多线共构”的设计,对桥梁的承重、抗风与抗震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建设者通过创新斜拉索材料、优化塔梁结构,最终让这座“空中走廊”在长江上稳稳矗立,成为合福铁路连接皖江经济带的关键节点。

若说铜陵长江大桥是“大江上的豪迈”,那么位于闽清与古田交界处的古田溪特大桥,则是“山涧里的细腻”。这座全长588.89米的桥梁,横跨古田溪峡谷,3个巨型桥墩直插深潭。由于溪谷水深流急、地质复杂,施工团队曾面临“水下43米打桩”的极限挑战——工人化身“蛙人”,在浑浊的水下精准定位桩基,用特殊混凝土抵御水流侵蚀。最终,这座看似“轻盈”的桥梁,成为合福铁路福建段的重难点控制工程,其施工技术更被纳入高铁桥梁水下基础建设的教科书。

当合福铁路进入福州城区,跨西岭互通特大桥的建设展现了另一种“空间艺术”。这座全长1236.13米的桥梁,需要跨越福州市三环路辅道、三环高速、峰福铁路、向莆铁路、西岭互通及规划铜盘路辅道等6条交通干线,且必须居于所有线路的最高层。为避免对既有交通的干扰,建设者采用“高空悬浇”“转体施工”等技术,在不中断下方车流、铁轨的情况下,将重达数千吨的梁体精准对接。如今,列车从桥上飞驰而过时,下方的公路与铁路如“城市动脉”般交错,这幅“立体交通图”正是合福铁路融入城市发展的生动注脚。

如果说桥梁是“向水要路”,那么合福铁路的隧道则是“与山争路”。全线42%的隧道占比背后,是159.5座隧道(闽赣段)的密集分布,其中不乏长度超10公里的“超级工程”,北武夷山隧道便是典型代表。

在闽赣交界处的武夷山脉,北武夷山隧道如一条“地下长廊”,以14.629公里的单洞双线长度,成为合福铁路最长的隧道之一。

这里的地质条件堪称“教科书级复杂”:最大埋深1110米的山体下,断层破碎带纵横交错,高地温(洞内温度超40℃)、岩爆(硬岩突然爆裂)、危岩落石等风险叠加。为应对这些挑战,建设者采用“超前地质预报+动态支护”技术,通过高精度物探设备提前探测断层位置,再用高强度锚杆与喷射混凝土及时加固围岩;针对岩爆风险,施工团队研发了“应力释放孔”技术,在掌子面(隧道开挖面)提前钻孔释放岩石应力,将岩爆危害降到最低。如今,这条穿越武夷山脉的“地下通途”,不仅缩短了闽赣两地的时空距离,更成为我国复杂地质隧道施工的技术范本。

合福铁路的桥隧奇迹,离不开一群“隐形冠军”的支撑。中铁隧道局等建设团队在施工中创下多项“第一”:首孔900吨箱梁预制架设、首座72米T构梁合龙、首座超3千米高铁连续梁大桥建成……这些技术突破不仅保障了工程进度,更推动了我国高铁桥梁施工标准的完善。值得一提的是,合福铁路全线建成后,斩获第十六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黄山北站运营8年来,设施设备运行稳定,成为黄山旅游的“黄金入口”;黄山轨枕场更被授予“标准化轨枕厂”称号,其生产的轨枕为全线提供了可靠的“轨道基石”。

从2015年开通至今,合福铁路已安全运营8年有余。这条被称为“最美高铁”的线路,不仅串联起黄山、武夷山、三清山等世界级景区,更让皖江城市带与海西经济区的联系愈发紧密。而藏在钢轨下的那些桥梁与隧道,不仅是工程技术的结晶,更是中国铁路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精神的见证。

当我们乘坐合福高铁穿越隧道、飞驰过桥时,或许该多停留几秒——那些掠过车窗的钢铁结构与山体轮廓,正是中国铁路从“跟跑”到“领跑”的生动注脚。它们不仅支撑起一条客运大通道,更托举起区域发展的新希望。

喜欢我们的内容吗?那就点个赞加关注吧!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下期更精彩!
渝怀铁路:624公里钢铁动脉上的桥梁史诗
一文了解国家重点铁路工程项目:南广铁路、京津城际与胶新铁路的发展密码
国家重点铁路工程:遂渝、渝怀与京津城际的技术突围与时代印记
一文了解国家重点铁路工程项目:商合杭铁路、京沪高铁、哈大客专
一文了解国家重点铁路工程项目:京沈客专、京张高铁、贵南铁路——解码中国“钢铁动脉”的建设密码
END 欢迎关注
(部分文字图片视频等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敬请联系本号进行删改)参考来源:网络 / 国家铁路局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许可谢绝转载。
喜欢就点关注❤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