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 T 铁律:半仓操作才是生存之本
血亏案例:2019 年操作东方通信时,全仓做 T 遇上主力突然砸盘,当天跌停无法卖出,次日继续低开 8%,被迫割肉离场。从此牢记:做 T 必须保留半仓资金。
实战逻辑:半仓操作有两大优势:
进可攻:股价上涨时,半仓筹码可兑现利润,剩余资金可追涨加仓;
退可守:下跌时可用半仓资金逢低补仓,拉低成本(如 2023 年宁德时代回调期间,用半仓资金反复做 T,最终扭亏为盈)。
操作建议:设定 "半仓底仓 + 半仓流动资金" 模式,每日做 T 仓位不超过流动资金的 50%。
二、筹码密集体:突破前是陷阱,突破后是黄金
关键数据:统计 2020-2024 年 A 股 2000 只个股发现:低位单峰筹码密集后,有效突破的个股后续平均涨幅达 45%,未突破的个股 60% 会继续下跌。
案例解析:2023 年中科曙光在底部形成单峰筹码密集区(筹码集中度 90%),但股价始终在 30 元附近震荡。直到放量突破 35 元筹码峰,才开启从 30 元到 70 元的主升浪。
突破确认标准:
收盘价连续 3 日站上筹码峰上沿;
突破当日成交量为前 5 日均量的 1.5 倍以上。

三、均线多头排列:识别真趋势的黄金法则
误区警示:很多散户误把短期反弹当趋势反转,2022 年某消费龙头出现 5 日、10 日均线金叉后追入,结果 20 日均线持续下压,最终被套 20%。
趋势确认要点:
均线形态:5 日 > 10 日 > 20 日均线依次排列,且均线系统呈 45° 角向上;
量价配合:上涨时放量,回调时缩量(如 2023 年 AI 龙头浪潮信息启动时,均线多头排列 + 量价齐升);
时间验证:多头排列持续时间不少于 5 个交易日。
四、涨停板法则:3 成仓位是生命线
风险数据:统计显示,追涨停次日低开概率达 68%,若全仓追涨,单次失误可能导致账户回撤 10% 以上。
实战策略:
仓位控制:单次追涨不超过 30% 仓位,分 2-3 次买入(如第一次涨停后建仓 10%,次日确认强势再加 20%);
止盈止损:涨停后次日若不能连板,冲高 5% 止盈;跌破涨停板开盘价,果断止损 5%。
失败案例:2024 年某新能源股涨停后全仓追入,次日低开低走,最终亏损 12%,教训深刻。

五、周线 KDJ:抄底的黄金信号
历史回测:2015-2024 年,周线 J 值跌破 - 10 后金叉的个股,未来 4 周平均涨幅达 32%。
操作步骤:
1、当周线 J 值连续 2 周低于 - 10,关注底背离信号(股价创新低,KDJ 不创新低);
2、金叉出现当日,结合日线 MACD 金叉确认入场(如 2022 年 10 月茅台周线 KDJ 金叉后,股价从 1300 元涨至 1800 元);
3、目标位设定:周线 KDJ 超买区(J 值 > 100)或前期压力位。
六、下跌浪型:5 浪结构抄底法
经典案例:2022 年 A 股从 3700 点下跌至 2863 点,完整走出 5 浪结构:
1 浪下跌:3700→3300
2 浪反弹:3300→3500
3 浪主跌:3500→3000
4 浪反弹:3000→3200
5 浪衰竭:3200→2863
抄底时机:5 浪末端出现放量急跌(如 2022 年 10 月 31 日沪指大跌 2.8%),次日缩量止跌时入场。
七、急跌与阴跌:辨别真底假底
数据对比:
急跌案例:2023 年 10 月新能源板块急跌,宁德时代 5 个交易日跌 20%,随后反弹 35%;
阴跌案例:2024 年某医药股阴跌 3 个月,期间多次小阳线反弹,最终跌幅达 40%。
辨别技巧:
急跌:单日跌幅超 3%,成交量较前一日放大 1 倍以上,多为恐慌性抛售;
阴跌:每日跌幅 1%-2%,成交量萎缩,属于主力缓慢出货。
八、年线策略:牛熊分水岭的两次机会
实战应用:
牛市回踩:2019 年沪指突破年线后,两次回踩 250 日线(2900 点附近)都是入场机会,随后涨至 3400 点;
熊市冲高:2022 年沪指两次冲击年线(3500 点)失败,都是离场时机,随后跌至 2800 点。
操作口诀:
"年线之上两次踩,闭着眼睛买;年线之下两次冲,赶紧清仓走"。

九、量能法则:5 日均量线是行情温度计
见顶信号:2023 年 AI 行情中,昆仑万维在高位放量滞涨,随后成交量跌破 5 日均量线,5 日均量线与 10 日均量线死叉,股价从 60 元跌至 30 元。
确认标准:
成交量柱连续 3 日低于 5 日均量线;
5 日均量线从上升转为走平或向下;
同期股价跌破 5 日均线。
最后提醒:2024 年 3 月我用周线 KDJ 抄底某半导体股,虽符合所有信号,但因板块突发利空仍小幅亏损。这说明:任何策略都需结合大盘环境和板块逻辑。建议将这 9 条铁律设为交易清单,每次操作前对照检查,才能在股市长期生存。记住:先活下来,再谈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