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科大讯飞摘得国家级殊荣:AI赋能助残事业,科技温暖千万生命

在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科大讯飞凭借在科技助残领域的突破性实践,被授予“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在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科大讯飞凭借在科技助残领域的突破性实践,被授予“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作为五年一度的国家级最高褒奖,此次表彰首次涌现出科技企业身影,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助残事业的核心驱动力。这一荣誉不仅是对科大讯飞“技术创新 + 人文关怀”双轮驱动模式的高度认可,更彰显了科技企业在社会公益领域的责任担当。

开放平台构建生态,AI技术激活助残“神经末梢”

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讯飞开放平台以技术赋能开发者生态,打造科技助残的 “共生系统”。截至2025年5月,讯飞开放平台已汇聚851.4万开发者,开放809项AI能力,孵化超332万应用。其中,“三声有幸”AI公益计划依托该平台累计赋能3.3万公益开发者,催生3.8万无障碍应用,服务1404万视听障人士,日服务量突破5000万人次,构建起覆盖全国的数字化助残网络。

视障程序员李连才的故事正是这一生态的生动注脚。在讯飞星火智能体挑战赛中,他基于平台开发的“信息无障碍顾问”“中医推拿顾问”“盲人导师助手”三款智能体,精准破解视障群体在信息获取、职业发展、心理建设等领域的痛点。例如,“信息无障碍顾问”搭建起了用户与开发者的沟通桥梁;“中医推拿顾问”则借助AI技术,为患者提供保健建议,助力视障从业者成长。这些案例印证了科大讯飞“平台赋能 + 开发者创新”模式的有效性 —— 技术不再是企业的“独角戏”,而是千万开发者共同参与的“大合唱”。

硬核技术破解痛点,智能产品重塑生活场景

科大讯飞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手术刀”,精准切入残障群体生活难点,打造全场景助残解决方案:自2019年启动的公益行动,通过讯飞听见App为听障群体提供免费转写服务,累计转写时长超2亿分钟,相当于为每位听障人士每天提供2.7小时的“实时字幕陪伴”。此外,科大讯飞还与全国80余所特殊教育学校合作,助力听障孩子“变听为看”,享受同等教学内容,有效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政策协同深化创新,构建助残“数字基建”

科大讯飞的科技助残实践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2024年5月与中国残联共建通用人工智能助残联合实验室,聚焦运动障碍、认知障碍等前沿领域的技术研发;同年,科大讯飞与中国残联联合举办了首届AI助残创意创新大赛,吸引众多科技助残团队参与,产生了诸多优秀产品和方案,助力残障人士成为创业的“追光者”。

在就业扶持领域,中国残联-科大讯飞通用人工智能助残联合实验室自2024年以来与各地残联紧密合作,开展教育公益培训。面向残疾人群体,科大讯飞运用讯飞星火大模型、讯飞听见、讯飞智作等AI工具,结合残疾人就业实际,特别针对电商运营、数据标注等新兴岗位开设专项培训,赋能残疾人教育与就业。同时,公司还为残联工作人员设计了一系列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课程,运用AI技术助力残联工作提效减负。

从视障者通过智能体“看见”数字世界,到听障儿童在AI课堂中“听见”知识的声音,再到肢体障碍者借助康复机器人重新站立 —— 科大讯飞用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正在勾勒一个“科技有温度,助残无边界”的未来。这份国家级荣誉的背后,是一家科技企业对“科技向善”的坚定践行,更是人工智能赋能社会文明进步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