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我出嫁的时候,丈夫拿了3万彩礼,老娘留下了,说她含辛茹苦二十几年养大了闺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3万算是给她养老都还少了点。
娘家一分钱嫁妆都没给我准备,还嫌老公寒酸彩礼给得太少。
我认了。
拿着自己买的一套红色四件套床上用品,就这么一清二白地跟老公领了证,结了婚,建立起自己的小家。
期间孩子生了两个,姥姥姥爷没看过几回,更别提娘家人给孩子买件衣服送颗糖了。
10年前,老家房子统一征收,家里爹妈、哥嫂、大侄子大侄女每人分了一大笔钱,就是以后都不用下地干活躺平就能生活得很好的一笔钱,他们嘴巴都笑到耳朵后面去了,但没给过我哪怕一个指甲盖那么大的东西。
我又认了,没争过。我知道,争了没用。

村里的风俗就是这样,女儿不继承家里任何东西。
嫁出去的女儿就如泼出去的水,男子(兄弟)继承父母的一切财产和土地,那么也应该负责父母的养老送终,生病以及家庭的人情往来等,这些,几乎是每个村民心中不成文的规定。
而这种观念也如骨髓一样,根深蒂固地长在我心底。
我做着大家庭女儿该做的事,逢年过节看望父母,尊敬哥嫂,水果补品伺候,偶尔塞个几百块给母亲,让她去买点好吃的。
日子不紧不慢地过着,毕竟我也有自己的家,有房贷要供,有车贷要还,有孩子要养,有公婆要赡养……我以为日子就这么过下去了,不料几个月前,母亲突然被诊断出结肠癌,需要一大笔医疗费。
然后,我的电话就没停过响,一天十几个夺命追魂催,催我支援家里。

老母亲边打电话边哭说,闺女啊,你得空回来照顾下妈吧?妈可就只有你这么个女儿,你嫂子就是个粗心的,给我端碗水都差点烫死我,我这个命苦哦……
哥哥说,母亲养了你二十几年,倒是给你夫家养了一个贤惠持家的好媳妇,她自己却没享过一天的女儿福,你是时候该表示表示了。
嫂嫂开始舞文弄墨,孩他姑啊,我们这都过的什么糟心日子啊,眼见大家都脱贫奔小康了,怎么就摊上这事啊?你在外面认识人多,路子广,帮咱妈找个好点的医院技术强一点的医生,咱妈这病可都指望你了!
大侄子说,姑您现在在县城拿的可是铁饭碗,认识的都是铁朋友,我爸妈这泥腿子可比不上您呐,你看啥时候约一约人民医院的徐主任?
这一天的电话和问候,比过去15年的一年还多,他们来来去去的意思就是:除了我要回家轮流照顾老母亲吃喝拉撒睡,她的医疗费我也应该平摊10几万,这才是为人子女应尽的孝道。

我苦笑着跟自家丈夫吐苦水,他也眉头深皱,一筹莫展。
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上有老、下有小、两人工作还不是特别稳定,又如何能扛起昂贵的医药费?
我试着跟哥嫂讲道理,说照顾咱妈没问题,但10年前的拆迁款呢,难道都用完了?
哥哥大声道,都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当时分完又是装修房子又是给你大侄子买房娶媳妇又是买车的,七七八八全用完了。这一时半会能凑的也就那么多。
作为女儿,分摊父母的医药费,不是应该的吗?
我心里真想呵呵,但忍住了。
曾经家里那么大几十万的拆迁赔偿款,一分钱都没分给我,回头母亲生病住院需要医药费了,就马上跳出来要我承担十几万,道理看起来都对,但我这心,哇凉哇凉的。
给了心塞,还苦了自己;不给又一定会被人指着后背骂,说我没良心……
怎么隔壁的玲花就能这么好命呢?房子也征收了,她和哥哥平分,家里老人一碗水端平,全家乐呵得很……我该怎么办?
以上来自一位线下交流群的朋友,她讲起自己的故事来,苦笑参半。

大丸子说:
世间事,人间情,关乎钱的时候,总是容易失去原味。
有人说,这个女儿未得一分拆迁款,又要平摊十几万医药费,于情于理说不过去的;
有人说,肯定得先用拆迁款交药费,拆迁款不够再子女平摊啊!哪能鱼和熊掌都娘家人得?
有人说,拆迁款算是意外之财,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但父母生病,作为女儿奉献一点难道不应该吗?
而大丸子要说,虽说按照农村老一辈的习俗,嫁出去的闺女,约定俗成地不参与家产分配,也无需承担上辈的家庭债务和父母养老。
但,天下无不是之孩子,天下也无不是之父母,父母子女一场,就是一种缘分。
有无分到拆迁款,是否最终分摊医药费,跟孝顺父母是两码事。
说一千道一万,自己有能力就多出一些钱,没能力就多出点力,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支持,对得起自己良心,就好。
如若放任老母亲不管不顾,仿佛也过不去心底那道坎。
要知道,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为事事圆满,但求心中无愧。你认为呢?

作者:大丸子
编辑:懒茶。多平台原创作者,愿以最真挚朴素的文字,打动你最柔软的内心。
懒茶原创作品,感谢阅赞,盗用必究。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必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