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日军侵华长达14年,为何入侵印度5个月就放弃?原因令人哭笑不得

1944 年的夏天,在印度英帕尔的山林里,到处都是日军士兵的尸体 ,有的饿得皮包骨头,有的身上还带着疟疾病灶的红斑。谁能

1944 年的夏天,在印度英帕尔的山林里,到处都是日军士兵的尸体 ,有的饿得皮包骨头,有的身上还带着疟疾病灶的红斑。谁能想到,就是这支在中国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嚣张了 14 年的日军,才入侵印度 5 个月,就把十万人的部队打剩不到三万,最后只能拖着残腿狼狈撤军。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他们栽这么大的跟头,不是因为英军有多能打,而是自家指挥官干的荒唐事太多,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这个指挥官叫作牟田口廉,满脑子却想当 “成吉思汗第二”,结果最后成了国际上的笑柄。

日军当初为啥非要打印度?说穿了就是野心太大,还想转移国内矛盾。那时候二战打了好几年,日本国内粮食不够吃,工厂也快撑不住了,军国主义者就想 “打下印度,啥都有了”。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每年给英国运不少粮食、矿产,要是把印度抢过来,既能断了英国在亚洲的补给,又能给自己的部队搞到物资,还能在德国面前装回能耐 。德国那会儿在欧洲快扛不住了,一个劲催日本在亚洲开辟新战场,日本想都没想就应了下来。

牟田口廉就是在这时候跳出来的,他当着手下军官拍桌子:“成吉思汗能横扫欧亚,我为啥不能打下印度?这是立功的好机会,谁都别拦着我!” 可他手下的军官都觉得不靠谱,有个参谋跟他分析:“英帕尔那地方全是山,路又窄,咱们的补给车根本开不进去。再说马上要到印度的雨季,到时候路全是泥,士兵走路都费劲,还怎么打仗?”

牟田口廉听完脸一沉,骂人家 “胆小如鼠”:“补给有啥难的?成吉思汗当年打仗,不就是带着牲口走吗?咱们也学他,多带点牛、马、大象,让它们驮弹药、运粮食,等粮吃完了,这些牲口不就是现成的补给?” 这话一出口,底下的军官都傻了。 成吉思汗那是冷兵器时代,现在是飞机大炮的年代,能一样吗?可牟田口廉是指挥官,没人敢再反驳。

就这样,日军浩浩荡荡出发了,十万人的队伍后面跟着好几万头牲口,一眼望不到头。结果刚走到英帕尔外围,就被英军的侦察机发现了。没一会儿,英军的轰炸机就来了,“轰隆隆” 的炸弹往下扔。士兵们还知道找个坑躲起来,可那些牛啊马啊哪见过这阵仗?吓得四处乱撞,有的往山里跑,有的直接掉进沟里,驮在身上的弹药、粮食撒了一地。

牟田口廉急了,赶紧让人去追牲口,可山林那么大,最后只找回来零星几头,大部分补给都没了踪影。前线士兵没饭吃,只能往上报,牟田口廉接到电话后,不仅不反思,还对着电话吼:“山里到处都是草,不会吃草吗?这点苦都受不了,还当什么皇军!”

士兵们没办法,只能去挖野菜、剥树皮,有的士兵不懂分辨,吃了毒草,没一会儿就口吐白沫死了。可牟田口廉在后方指挥所里,日子过得滋润着呢 。天天有鱼有肉,还有艺伎陪着喝酒,压根不管前线士兵的死活。有个副官实在看不下去,跟他说 “士兵们快饿死了,能不能调点粮食过去”,他还骂人家 “多管闲事”。

更倒霉的是,没过多久印度的雨季就来了。天天下大雨,山路变成了泥潭,一脚踩下去能陷到小腿肚。日军的药品、弹药运不上去,受伤的士兵没人治,没受伤的也开始染病。疟疾、登革热像疯了一样蔓延,有的帐篷里十个人有八个发着高烧,咳嗽声、呻吟声没完没了。牟田口廉自己也没逃过,染上了疟疾,躺在床上哼哼唧唧,可就算这样,他还没忘了下令:“就算用牙齿咬,也要继续进攻!”

士兵们哪还有力气进攻?有的连枪都举不起来,有的干脆躺在地上等死。英军一看日军这副模样,趁机用大炮轰他们的工事,没几下就把日军的阵地炸成了废墟。牟田口廉一看大势已去,也顾不上 “成吉思汗的梦想” 了,带着几个卫兵偷偷跑了,剩下的士兵要么被俘虏,要么饿死、病死在山林里。

等日军撤回到缅甸的时候,十万人的部队只剩不到三万,武器丢了大半,士兵们个个面黄肌瘦,跟叫花子似的。牟田口廉回去后就被撤职了,日军内部都骂他 “蠢货”,国际上也把英帕尔战役当成 “最荒唐的战役”。想学成吉思汗,却连基本的后勤都搞不好;想当英雄,却把士兵的命当草芥。

现在回头看这事,真应了咱们老辈人常说的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日军侵华时虽然嚣张,但好歹做了不少准备,可打印度的时候,全凭牟田口廉的野心蛮干,既不看地形,也不管气候,连补给都想靠 “吃牲口” 解决,不惨败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