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辉紧紧攥着那套廉价的文具礼盒,手指微微发颤。
去年的春节,他为了给张总的父亲70岁大寿送礼,硬着头皮掏出了38888元的礼金,几乎把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
今年他儿子考上了北大,兴冲冲地办了升学宴,满心期待张总能来捧场,结果张总压根没露面,只派了个司机送来一套价值不过30元的文具。
“张总说了,这给孩子上学用挺好。”司机小周说完,扭头就走了。
李明辉盯着手里的文具盒,脸色越来越难看。
宴会厅里的亲朋好友都盯着他,有人开始小声议论。
这简直是当众让他下不来台!
可当他看清文具盒里的东西后,他却彻底愣住了。
01
去年春节前,李明辉永远忘不了那天。
那是个寒冷的下午,张文涛把他叫进办公室,脸上带着点不自然的笑。
“明辉,我有件事想跟你聊聊。”张文涛端着茶杯,轻轻晃了晃,没喝。
李明辉心里一紧,以为自己工作出了岔子。“张总,您说吧。”
“下个月初八是我爸70岁大寿,想请你来凑个热闹。”张文涛语气轻松,但李明辉却觉得这话分量不轻。
领导请他去家里的大寿宴?这可不是小事。
李明辉在这家国企干了十八年,从基层技术员一步步熬到技术科副科长。张文涛是四年前调来的副总,俩人工作上配合得还行,但私底下没什么交情。
“张总,这……”李明辉有点犹豫。
“别多想,我爸见过你几次,觉得你这人老实可靠,非要请你。”张文涛笑笑,“地点定在锦绣大酒店,晚上六点半。”
李明辉点点头:“那我肯定到。”
他刚要走,张文涛又叫住他,递过来一张红底金字的请柬,烫金的“福”字特别显眼。“我爸特意挑的这请柬,说你这样的人得正式点邀请。”张文涛这话听起来随意,但李明辉总觉得有点试探的味道。
回到家,妻子赵丽正在收拾饭桌。听说这事,她放下手里的碗,眉头皱得紧紧的。
“明辉,你没觉得这事有点怪吗?张总为什么单独请你?”
“可能是他爸真觉得我靠谱吧。”李明辉嘴上这么说,心里也在犯嘀咕。
“你想什么呢!”赵丽没好气地瞪他一眼,“张总来公司才四年,他爸能对你有多深的印象?这肯定是张总自己的意思。”
赵丽在保险公司上班,见多了人情世故,嗅觉比李明辉灵敏得多。
“那你觉得他什么意思?”
“要么是真想拉拢你,要么是想看看你的态度。”赵丽坐下,认真分析,“不管哪种,你都得当回事。”
“那礼金怎么办?”李明辉小心翼翼地问。
“一般领导家的事,随个三四千就差不多了。可这次是70大寿,又是张总亲自请你。”赵丽掰着手指算,“怎么也得六千起步。”
李明辉倒吸一口凉气。六千对他们家不是小数目。
他和赵丽月薪加起来也就一万二,儿子李昊天读高三,补课费一个月就好几千。家里刚买了新房,月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但这次机会不一样。李明辉心里清楚,这可能是他翻身的机会。
他在副科长位子上蹲了六年,眼看着比他年轻的同事都往上爬,他却没动静。
如果张总真想拉近关系……
“要不,随一万吧?”李明辉咬咬牙说。
赵丽愣了一下:“一万?咱们存款可没多少。”
“张总这级别的人,宴会上肯定都是大人物。随少了,显得咱们小气。”李明辉态度很坚决。
赵丽翻出手机,打开一个同事群,里面正聊着张总父亲大寿的事。据说张总的父亲在老家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家族生意做得很大,这次宴会不光是家事,还可能是张总拓展人脉的场合。
“明辉,这宴会可能关系到公司未来的项目分配。”赵丽越说越认真,“咱们得抓住这个机会。”
夫妻俩商量到半夜,最后拍板随一万的礼金。
02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
到了二月初五,离大寿还有三天,李明辉接到张总秘书小周的电话。
“李科长,张总让我通知您,老爷子的大寿改到二月十八了。”
“为什么改时间?”李明辉心里一沉。
“张总的一个老朋友临时有事来不了,老爷子说要等他,所以就推迟了。”小周解释得很顺溜。
李明辉挂了电话,心情有点复杂。一万块已经准备好了,改期就改期吧。
可没过几天,二月十二,小周又打来电话。
“李科长,真不好意思,大寿又得改时间,这次定在三月初二。”
李明辉有点烦了:“怎么又改?”
“张总要去省里开个重要会,估计得四五天。老爷子说大寿必须等儿子在场。”小周语气里透着无奈。
李明辉心里直犯嘀咕,这么折腾到底什么意思?
赵丽听说后,脸拉得老长:“明辉,我总觉得这事不简单。”
“有什么不简单的?”
“你想想,重要的宴会会这么随便改来改去吗?要么不重要,要么……”赵丽顿了顿,“就是在试探你。”
李明辉心里咯噔一下,觉得她说得有点道理。
赵丽掏出笔记本,列出最近公司的一些动向。她发现张文涛最近常跟省里的领导吃饭,可能是为了一个大项目。
“这些改期可能跟高层会面有关,确保关键人物都能到。”赵丽分析得头头是道,“咱们得把礼金再加点。”
“加?一万还不够?”李明辉瞪大眼睛。
“明辉,这宴会对张总很重要,重要到宁可改期也要凑齐人。”赵丽语气坚定,“一万在那些大人物面前,太寒酸了。”
“那你说多少合适?”
赵丽咬咬牙:“两万。”
“两万?!”李明辉差点跳起来,“咱们哪有这么多钱?”
“把定期存款取出来。”赵丽态度很坚决,“明辉,有些钱不能省,这可能关系到你的前途。”
李明辉心里像被刀割一样。两万块,差不多是他两个月的工资。
可赵丽说得对,有些机会不能错过。
商量了几天,李明辉还是点了头,决定随两万。
03
可没想到,三月初,张文涛的秘书又打来电话。
“李科长,真抱歉,大寿又推迟了,定在三月十八。”
李明辉火气上来了:“这都第几次了?到底还办不办?”
“没办法,老爷子说三月十八是个好日子,风水好。”小周的声音听起来很无奈。
挂了电话,李明辉彻底蒙了。
赵丽的脸色更难看了:“明辉,这事绝对有问题。”
“什么问题?”
“要么张总没把你当回事,随便敷衍;要么就是在故意考验你。”赵丽分析得越来越深入,“正常人办寿宴,会这么一改再改吗?”
李明辉心里也开始怀疑,但箭在弦上,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他瞒着赵丽去了当铺,把母亲留下的玉佩当了,换了一万块钱。看着玉佩被锁进柜台,他心里一阵酸楚,但想着前途,只能咬牙忍了。
“要不,再加点礼金?”李明辉试探着说,“既然要表态,就得彻底点。”
赵丽深深看了他一眼:“明辉,你真决定了?”
“我都43了,再不抓住机会,可能一辈子就这样了。”李明辉声音有点哑。
赵丽沉默半天,最后点头:“那就三万。”
“三万?!”
“明辉,要干就干到底。三万在张总眼里不算什么,但至少能表明咱们的心意。”赵丽说得斩钉截铁。
为了凑齐三万,他们又找朋友借了一万。朋友半开玩笑地说:“明辉,你这可是下了血本,张总不提拔你可说不过去。”
最终,他们决定随38888元,图个吉利数字。
04
三月十五,离寿宴还有三天,张文涛亲自打来电话。
“明辉,这段时间折腾来折腾去,真不好意思。”张文涛声音有点疲惫,“我爸迷信,非得挑个好日子。”
“张总,您客气了。能参加老爷子大寿,是我的荣幸。”李明辉赶紧表态。
“你这人就是实诚。”张文涛笑了一声,“对了,提前跟你说一声,这次来的都是大人物,有省里的领导,还有几个大老板。你多留点心,可能对你有帮助。”
挂了电话,李明辉激动得手抖个不停。
省里的领导!大老板!
这绝对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可压力也接踵而至。在这种场合,38888元的礼金够吗?
赵丽听说后,脸色很复杂:“明辉,我觉得咱们的准备还不够。”
“还不够?三万八还不够?”
“你想想,那些大人物随多少?五万?十万?”赵丽的分析让李明辉背脊发凉,“咱们随得太少,不但没诚意,还可能丢人。”
李明辉坐在沙发上,头埋在手里,脑子乱成一团。
三万八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再多真的拿不出。
“要不,再借点?”赵丽突然说,“我有个同事,关系不错,能借个一万。”
“借钱随礼?这……”李明辉犹豫了。
“明辉,机会就这一次,错过了就没了。”赵丽语气沉重,“为了你的前途,为了昊天的未来,值得拼一把。”
李明辉瞒着赵丽,去档案室翻了张文涛的履历,发现他早年在老家做过地方领导,家族关系网很广。这次寿宴可能不只是庆生,还跟家族生意有关。
为了抓住机会,李明辉连夜准备了公司最新项目的资料。张文涛提过,有个老板对技术感兴趣,可能会问他问题。
最终,他们又借了一万,凑齐38888元的礼金。
05
三月十八,锦绣大酒店。
李明辉穿上最好的西装,忐忑地走进宴会厅。
一进门,他就被眼前的场面震住了。
宴会厅装饰得金光闪闪,来的客人果然不一般,他认出几个电视上常出现的面孔。
张文涛看到他,主动过来打招呼:“明辉,来了!走,我给你介绍几个人。”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李明辉像做梦一样,被张文涛带着认识了省建设厅的孙主任、宏泰集团的刘总,还有市规划局的周局长。
这些大人物,平时他连见都见不着。
刘总果然问起公司的新项目,李明辉拿出准备好的资料,回答得头头是道。刘总笑着递给他一张名片:“小李,技术不错,有空来我们公司聊聊。”
李明辉激动得心怦怦跳,觉得这次宴会可能是他事业的转折点。
轮到随礼时,李明辉手心全是汗。前面的客人随得动辄五万、十万,他的38888显得有点寒酸。
但张文涛接过红包时,热情地介绍:“这是我们技术科的李副科长,干活特别靠谱。”
李明辉红着脸说:“张总,祝老爷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张文涛拍拍他肩膀:“有心了,有心了。”
张老爷子精神抖擞,笑着对李明辉说:“小李,文涛常提起你,说你是个好同志。”
李明辉受宠若惊:“老爷子,您过奖了。”
“好好干,文涛说你有前途。”老爷子的话让李明辉心里暖洋洋的。
宴会后,张老爷子送了他一块刻着“福寿双全”的纪念章,李明辉觉得这38888花得太值了。
06
寿宴后,李明辉心情好得不得了,觉得自己跟张文涛的关系近了一大步。
在公司,张文涛见他总会多聊几句,有时候还主动问他技术上的事。
更让李明辉兴奋的是,张文涛开始让他参与重要项目,经常问他的意见。
有一次,张文涛带他参加了一个省建设厅的闭门会,讨论公司的新基建项目。李明辉提了几条优化建议,得到领导的点头。
会后,张文涛拍着他肩膀说:“明辉,你这脑子,公司得好好用。”
李明辉信心爆棚,觉得自己离技术科科长不远了。
公司里还传出消息,技术科要新设一个科长职位,老科长快退休了,可能会从副科长里提拔一个。
“明辉,这次你有戏。”赵丽分析得很到位,“张总明显对你刮目相看,你的资历也够。”
李明辉也这么觉得。十八年技术经验,人际关系也不错,现在又有张文涛撑腰。
为了进一步拉近关系,李明辉送了张文涛一本珍藏的技术书,说是“分享经验”。张文涛笑着收下,还约他周末打高尔夫。
李明辉不会打球,但硬着头皮学了规则,准备好好表现。
“看来那38888真没白花。”赵丽高兴地说,“张总现在对你这么看重。”
李明辉心里美滋滋的,虽然38888几乎掏空了家底,但换来领导的信任,值了。
07
可好景不长,到了今年年初,张文涛的态度变了。
不是翻脸,就是回到了那种公事公办的状态,没了去年的热情。
李明辉起初以为是自己多心,但时间长了,他确定张文涛确实变了。
以前常问他意见的项目,现在都交给另一个副科长老王。老王比李明辉晚进公司三年,资历和能力都不如他。
有一次公司组织技术考察,李明辉以为自己会去,结果名单上是老王。
考察回来,老王在会上大谈张总的指导意见,李明辉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
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努力是不是白费了。
李明辉找到老同事老孙打听张文涛的为人。老孙说,张文涛在上一家公司也喜欢用家宴试探下属,忠诚度够了就拉开距离。
李明辉心凉了半截,觉得自己可能掉进了套路。
“会不会是我想多了?”李明辉问赵丽。
“不是你想多,是张总态度变了。”赵丽叹气,“可能他忙,没顾得上你。”
但李明辉知道,这不是忙不忙的问题,是态度变了。
08
今年六月,家里来了好消息。
李昊天高考考了692分,被北京大学录取。
李明辉高兴得合不拢嘴,儿子这么争气,考上了全国顶尖大学。
“咱们得好好庆祝。”赵丽提议,“办个升学宴怎么样?”
李明辉一听,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既能庆祝儿子考上北大,也能借机修复跟张文涛的关系。
去年张总父亲大寿,他掏了38888,现在轮到自家喜事,如果张总能来,关系没准能缓和。
“就办升学宴。”李明辉拍板,“昊天考上北大,值得大办一场。”
他们定在八月二十,地点选在离家不远的华阳大酒店。
虽然比不上锦绣大酒店,但对他们家的经济条件来说,已经很拿得出手了。
李明辉特意找了酒店的策划师,设计了一个北大主题的布置,还准备了一段昊天高中奋斗的视频,想在宴会上放。
他希望这些细节能让张文涛看到他的用心。
发邀请函时,李明辉纠结了半天要不要请张文涛。
现在关系有点冷,怕他不来。可不请的话,岂不是彻底没戏了?
“还是请吧。”赵丽说,“不管来不来,态度得摆出来。”
李明辉写了一封手写信,感谢张文涛一直以来的支持,说儿子考上北大多亏了家庭的稳定和公司的环境。
他亲自把邀请函送到张文涛办公室。
“张总,我儿子考上北大了,想办个升学宴。如果您有空,欢迎来坐坐。”李明辉语气很诚恳。
张文涛接过邀请函,看了看日期:“八月二十是吧?我看看那天有没有安排。”
“张总,您能来我们全家都高兴。”李明辉加了一句。
“好,我尽量。”张文涛回答得模棱两可,没说来也没说不来。
09
八月二十,华阳大酒店。
李明辉一家早早到场,忙着招呼客人。
来的多是亲戚朋友和同事,气氛很热闹,大家都夸昊天有出息,夸李明辉两口子教子有方。
李明辉表面笑呵呵,心里却一直留意张文涛会不会来。
他特意在主桌上给张文涛留了个位置,摆了张精致的席卡,还让服务员盯着门口,张总一来就引进来。
六点,宴会开始了,张文涛没来。
李明辉安慰自己:“可能有事,晚点会来。”
七点,上菜了,张文涛还是没影。
七点半,敬酒开始了,还是没见人。
李明辉彻底死心了,看来张总真不打算来。
就在这时,酒店门口出现个熟悉身影。
是张文涛的司机小周!
李明辉心里一喜,赶紧迎上去:“小周,张总来了?”
小周摇摇头:“张总今天有个会,实在抽不开身。他让我来祝贺一下。”
小周从车里拿出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递给李明辉。
“这是张总特意给昊天准备的礼物。”
李明辉接过盒子,心情复杂。张文涛没来,但派人送礼,也算有点表示。
“张总太客气了,麻烦你替我谢谢他。”李明辉客气地说。
“应该的。张总说,昊天考上北大是大喜事。”小周说完,准备走。
“小周,进来喝杯酒吧?”李明辉试着挽留。
“不了,我还得去接张总,他开完会有别的安排。”小周礼貌地拒绝了。
小周临走前,递给李明辉一张便条,上面是张文涛的字:“祝昊天学业有成,前程似锦!”
字写得工整,但李明辉觉得有点冷冰冰,像例行公事。
10
宴会继续,气氛还是很热烈。
但李明辉的心情被这事影响了。
他不是气张文涛派人送礼,而是觉得这事透着股疏远。
去年下半年,张文涛对他多热情啊,就算有会也会抽空来。
可现在,连面都不露,只让司机送个礼物敷衍。
这说明什么?说明在张文涛眼里,他的分量已经轻得不行了。
“明辉,别想太多。”赵丽看出他情绪不对,“张总能派人送礼,已经给面子了。”
“我知道。”李明辉勉强笑笑,“就是好奇他送了什么。”
宴会高潮时,昊天的视频放了,讲了他高中的努力和父母的支持。
视频最后,昊天特别感谢了张总,说“张总的支持让我爸工作更有动力,也让我更有信心”。
现场掌声热烈,但李明辉却觉得有点尴尬,张总没来,这段感谢像打了自己的脸。
宴会结束后,送走最后一批客人,李明辉一家回到家。
“爸,看看张总送了什么吧。”昊天也挺好奇。
李明辉小心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套文具。
钢笔、圆珠笔、笔记本、橡皮擦,什么都有,但一看就是地摊货,总价估计不到30块。
李明辉攥着文具盒,感觉心里有什么东西碎了。
赵丽盯着盒子,脸色铁青:“这也太……”
昊天倒没当回事:“挺好啊,开学能用。”
“昊天,你先回屋休息。”李明辉强忍着情绪,不想让儿子看出来。
11
等儿子回屋,赵丽坐在沙发上,盯着文具盒半天没吭声。
“丽丽,你说这是什么意思?”李明辉憋不住了。
“还能什么意思?”赵丽声音冷冷的,“这是在打脸!”
“打脸?”
“明辉,你想想,张总什么身份?他能不知道这礼物的分量?”赵丽分析得透彻,“给考上北大的孩子送30块的文具,这不是讽刺是什么?”
赵丽拿起盒子,发现角落有个“促销品”的标签,气得差点摔了:“这连正价货都不是,随手拿来应付的!”
李明辉心里更堵了。他也这么想,就是不想承认。
“他为什么要这样?”李明辉痛苦地问,“我哪得罪他了?”
赵丽想了半天:“有几种可能。第一,他压根没把你当回事,随便敷衍。第二,他故意羞辱你,可能对你有什么不满。第三……”
“第三什么?”
“第三,可能咱们去年想多了。”赵丽声音低下去,“也许张总从没真重视你,是咱们一厢情愿。”
赵丽翻出手机,找出去年寿宴的照片,指着张文涛跟几个大人物的合影:“你看,他重点招呼的是这些人。你可能只是个陪衬。”
李明辉看着照片,张文涛笑得春风得意,他却像个局外人。
如果真是这样,那38888岂不是白扔了?
12
接下来的几天,李明辉心情糟透了。
他反复回忆寿宴的细节,想找出点线索。
张文涛当时的热情是真心的吗?那些夸奖是发自内心的,还是场面话?
越想越觉得可能是自己误会了。
也许张文涛请他,只是因为老爷子随口提了“靠谱的人”,他只是其中一个。
也许张文涛的热情,只是看在38888的面子上。对他那个层次的人,这点钱不算什么,但也够表明态度了。
可时间一长,没深层利益,这种关系就淡了。
李明辉找老孙打听,老孙说张文涛在上一家公司也爱用家宴试探人,用完就扔。
李明辉心彻底凉了,觉得自己可能从一开始就错了。
“也许我真想多了。”他对赵丽说,“张总可能从没真看重我。”
“那也不至于送这么烂的礼物吧。”赵丽还是不解,“就算不重视,好歹送点像样的。”
“在他眼里,这可能已经算给面子了。”李明辉苦笑,“毕竟只是下属的喜事,派司机送点礼就算仁至义尽了。”
赵丽没再说话,脸色却很难看。
更让李明辉难受的是工作上的变化。
升学宴后,张文涛对他的态度更冷了,连客套话都没了,完全是上级对下级的语气。
张文涛开始重用老王,以前问李明辉的项目,现在都找老王商量。
有次会上,老王提了个有漏洞的方案,李明辉看出来了,但没吭声。
会后,老王问他为什么不说话,李明辉笑笑没答,心里却更确定张文涛的偏心。
13
九月初,昊天去北京上大学。
送儿子那天,李明辉心情很复杂。一边为儿子考上北大骄傲,一边为自己处境发愁。
“爸,你好像不高兴。”昊天看出他情绪不对,“工作上有什么麻烦?”
“没事,就是有点累。”李明辉不想让儿子担心。
“爸,你已经很棒了。我能考上北大,多亏你和妈给我的支持。”昊天懂事地说,“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昊天递给李明辉一封信,写满了对父母的感激和对未来的憧憬,说要用自己的能力回报家庭。
李明辉读着信,眼眶湿了,更加坚定要为儿子撑起一片天。
可他也愧疚,如果没花那38888,家里经济会宽松很多。
现在看来,那38888不仅没回报,还可能是错的投资。
十月,技术科科长职位定了,是老王。
开会宣布时,李明辉觉得世界都安静了。
他干了十八年,能力资历都比老王强,可提拔的却是老王。
这意味着他的职业生涯可能到头了。
43岁,再不往上走,估计得在副科长位子上熬到退休。
散会后,老王拍他肩膀:“明辉,以后多合作。”
李明辉挤出笑:“恭喜你,老王。”
“我知道你可能有想法,但这决定我做不了主。”老王话说得婉转,李明辉却听得出他的同情。
散会后,李明辉站在公司楼顶,看着城市灯光,回想十八年前的雄心壮志。
他接到宏泰集团刘总助理的电话,问他有没有意跳槽。他心动了一下,但想到家里的经济压力,又犹豫了。
14
晚上回家,赵丽已经听说了消息。
“明辉,我同事说了,这结果太不公平。”赵丽脸色很差。
“公平不公平不重要了。”李明辉疲惫地坐下,“得面对现实。”
“你说,这跟张总的态度有关吧?”
“肯定有关。”李明辉苦笑,“如果张总支持我,老王没戏。”
“那他为什么这样?”赵丽想不通,“你又没惹他。”
李明辉突然想到个可怕的猜测:“丽丽,你说会不会是那套文具?”
“什么意思?”
“升学宴那天,张总送那套文具。如果他是故意羞辱我,说明什么?说明他对我有意见。”李明辉越想越有道理,“可如果有意见,为什么还送礼?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他在试我。”李明辉声音发颤,“如果我抱怨文具,或者去找他理论,就说明我小心眼。可如果我什么也不说,就说明我识趣。”
李明辉想起宴会后,他曾笑着跟张文涛说:“昊天很喜欢那套文具,天天用。”张文涛只是淡淡一笑:“喜欢就好。”
那笑容,现在想想像是在审视他。
赵丽惊呆了:“你是说,他故意的?”
“很可能。”李明辉越想越害怕,“也许从一开始,他没打算重用我。那38888对他不算什么,对我却是大负担。他可能想看我能为前途付出多少。”
“那现在呢?他得出什么结论了?”
“他知道我能为前途倾家荡产,但不会为尊严翻脸。”李明辉声音苦涩,“这种人,值得用,但不值得重用。”
15
十一月,张文涛的父亲去世了。
李明辉听到消息,心情很复杂。
按理说,他该去吊唁,可想想现在的关系,他有点犹豫。
“去吧。”赵丽劝道,“去年寿宴咱们去了,现在老爷子走了,于情于理都得去。”
“随多少合适?”李明辉又纠结了。
随多了,家里吃不消;随少了,又显得没诚意。
“就随个正常标准,三千。”赵丽说,“丧事跟喜事不一样,不用太多。”
李明辉发现张老爷子生前捐资修了所乡村小学,报纸上还有报道。他在礼金信封里附了张便条,表达对老爷子善行的敬意。
葬礼那天,李明辉去了殡仪馆。
张文涛看到他,只点点头,说了句“谢谢你来”,就去招呼别的客人了。
整个过程,张文涛没什么特别情绪,就是正常的礼貌。
可这种正常,在李明辉眼里却是疏远。
他在殡仪馆碰到孙主任,孙主任还记得他,聊了几句,说公司新项目可能需要他的技术。
李明辉礼貌回应,心里却没底,张文涛会让他参与吗?
16
年底,公司开年终总结会。
张文涛表扬了几个部门和个人,技术科因老王的成绩得了不少夸。
但李明辉这个副科长,几乎没被提到。
会后,张文涛找到他,说明年可能有次国外技术培训,问他想不想去。
李明辉表面应承,心里却觉得这是空头支票,张文涛的语气没半点诚意。
会后,李明辉在办公室坐了半天。
他突然觉得,这一年多的努力全白费了。
38888的礼金,工作的投入,都没换来回报。
现在,他的处境比去年还糟。
“也许我真不适合在这干了。”李明辉第一次想走人。
可转念一想,43岁,换工作谈何容易。
更何况,昊天在北京上学,学费生活费都不便宜,家里需要稳定收入。
他被困在进退两难的境地。
这段时间,李明辉心态变了。
他不再幻想升职,也不再刻意讨好张文涛。
工作上,他干好本职,但不揽额外的活。
人际上,他保持礼貌,但不再多费心思。
同事们都看出来了。
“明辉最近怎么了?整个人都不一样了。”有人私下议论。
“可能是升职的事打击太大了,换谁都这样。”另一个同事说。
老孙劝他别太消沉,说公司有个技术创新小组在招人,待遇不错。
李明辉谢绝了,他对公司的“机会”已经没信心了。
17
就在李明辉觉得一切都定了的时候,昊天带来了好消息。
“爸,我被选进学校的创新实验班了!”昊天在电话里兴奋地说,“这班跟顶尖企业合作,毕业后机会特别好。”
李明辉高兴坏了:“太好了,昊天,你得好好抓住机会。”
“不过,实验班得交额外费用,每年大概两万五。”昊天有点担心,“如果家里有困难……”
“没事,爸来想办法。”李明辉赶紧说,“你的事最重要。”
挂了电话,李明辉心情复杂。
为儿子高兴的同时,也为经济压力发愁。
家里积蓄因为38888已经快见底,现在又多个两万五的开支。
昊天提到,实验班合作企业里有宏泰集团,李明辉想起刘总的名片,犹豫要不要联系。
但他又担心这会让张文涛觉得他在“另攀高枝”。
“得想办法开源节流。”李明辉对赵丽说。
“我再找份兼职吧?”赵丽提议。
“你工作已经够累了,身体吃不消。”李明辉摇头,“我来解决。”
这时候,技术科接了个重要外包项目,技术难度高,工期紧,一般人干不了。
老王找到李明辉:“明辉,这项目你怎么看?”
李明辉看了资料,确实是个硬骨头。
“技术没问题,就是时间紧。”他实话实说。
“如果你接,公司会给你一笔奖金。”老王说,“具体多少可以谈。”
老王还说,这项目的客户跟张文涛关系密切,干好了可能影响公司长期合作。
李明辉觉得,这是他最后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奖金大概多少?”
“项目成功的话,大概六万。”老王的话让李明辉眼睛一亮。
六万块,够解决昊天的实验班费用了。
“我接了。”李明辉没犹豫太久。
18
接下来的两个月,李明辉全身心扑在项目上。
项目难度高,客户要求严,稍有差错就可能全盘皆输。
李明辉几乎每天加班到深夜,周末也在公司。
赵丽心疼他:“明辉,你这样身体会垮的。”
“没办法,这项目太重要了。”李明辉擦着汗说,“必须干好。”
客户提出个几乎不可能的修改要求,李明辉连夜组织团队攻关,还联系了大学时的导师,借了新算法,硬是搞定了。
客户对他的能力大加赞赏,还提出让他常驻项目组。
两个月后,项目顺利完成,客户当场签了验收报告。
老王高兴地说:“明辉,你立了大功。奖金公司会兑现的。”
李明辉也松了口气。六万块奖金,能解燃眉之急。
19
可没想到,奖金的事出了岔子。
一个星期过去,奖金没到账。李明辉问老王,老王说财务流程复杂,得等等。
两星期后,还是没消息。老王说张总那边得审批。
一个月过去,李明辉急了,直接找张文涛。
“张总,上次项目的奖金……”
张文涛瞥了他一眼,语气冷淡:“哦,那项目啊。财务在核算成本,奖金可能没之前说的多。”
李明辉心里一沉:“大概多少?”
“还没定,你再等等。”张文涛明显在敷衍。
李明辉离开时,听到张文涛在电话里说“利润得优先给战略伙伴”。
他突然明白,这项目客户跟张文涛关系近,奖金缩水可能跟利益分配有关。
又过了一星期,老王找到他,表情尴尬。
“明辉,奖金的事得跟你说下。”
李明辉早有不好的预感:“怎么了?”
“公司重算了成本,利润没预期高,奖金得调整。”老王声音很低。
“调到多少?”
“一万五。”老王话音刚落,李明辉如遭雷击。
从六万到一万五,这哪是调整,分明是大砍。
“为什么这样?”李明辉努力压着火,“之前不是说好的?”
“明辉,我也没办法,公司定的。”老王很无奈,“一万五也不少了。”
李明辉差点爆发,但最终忍住了。
在这个公司,他没讨价还价的份。
“什么时候到账?”他只能接受现实。
“这两天吧。”老王说,“明辉,我知道你有想法,但……”
“我明白。”李明辉打断他,“没想法。”
20
当晚,李明辉把这事告诉赵丽。
赵丽气得跳脚:“六万变一万五?这算什么?”
“没什么,就是现实。”李明辉疲惫地说,“咱们没话语权。”
“那昊天的实验班费用怎么办?”赵丽急了。
李明辉沉默半天:“我再想办法。”
“明辉,你得考虑换工作了。”赵丽突然说,“这地方没前途,还受这气。”
“43岁了,换工作哪那么容易。”李明辉苦笑,“现在经济不好,工作不好找。”
“那也不能一直这样窝囊下去吧!”赵丽激动起来,“看看这一年,38888的礼金,30块的文具,现在又是这奖金,摆明了耍你!”
赵丽拿出刘总的名片,建议联系宏泰集团看看。
李明辉犹豫再三,打了电话。刘总很热情,约他下周谈,但提醒:“我们看重能力,但你得适应新环境。”
李明辉心里燃起希望,又多了顾虑。
第二天上午,李明辉在办公室整理资料,小周走了进来。
“李科长,张总让我送个东西。”小周递来一个信封。
李明辉疑惑地接过:“什么东西?”
“张总说是关于您儿子升学宴的事。”小周说完就走了。
李明辉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便条和一个小盒子。
他手抖着打开盒子,里面竟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