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能源汽车加速融入日常出行,续航、智能等配置不断刷新用户期待时,有一个核心需求始终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安全。它不再是配置表上可选的“附加项”,而是每一位用户踏上旅途的底线。如何定义一辆新能源汽车真正的安全?答案或许不在华丽的宣传中,而在扎实的技术细节里,在经得起权威验证的时间沉淀中。全新领克08 EM-P,正用一系列行动,为这个问题写下了清晰的注脚。

白车身入清华:新能源安全获“教科书级”认可
近日,全新领克08 EM-P的白车身正式交付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一举成为国内首个进入这一权威机构的新能源白车身教学样本。这一交付并非简单的技术交流,而是业内公认的“教科书级”认可——要知道,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长期参与国家汽车安全法规制定,其对研究样本的选择向来以严苛著称,而全新领克08 EM-P的白车身,将直接用于安全技术研究、碰撞仿真建模及新材料应用实验,成为高校培养汽车安全人才的重要教具。
更具意义的是,这一合作得到了“中国汽车安全碰撞第一人”张金换教授的认可。从三十年前完成中国汽车安全“第一撞”,开启国内汽车安全研究的先河,到如今以全新领克08 EM-P白车身为样本,推动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体系化进步,两代“安全探索者”的接力,不仅树立了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新典范,更向行业证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已稳步步入全球前沿行列。

全域安全+:从“不怕撞”到“不会撞”的进化
在领克的安全理念中,真正的安全从不局限于“承受事故”,而是要主动“避免事故”。基于这一认知,全新领克08 EM-P构建起覆盖全场景的“全域安全+”体系,将防护从被动升级为主动,从单一维度拓展到全维关怀。
在被动安全层面,CMA Evo架构的基因持续发力,高强度车身与科学结构为用户筑起第一道坚固防线;在主动安全领域,全新领克08 EM-P更是展现出领先行业的实力: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搭载的千里浩瀚H7方案在实测中交出亮眼成绩——暴雨夜间行驶时,可在110km/h的速度下成功刹停;大雾天气视线受阻,70km/h时速下仍能精准制动避免碰撞;G-AES通用障碍物紧急避让辅助系统,更能在130km/h的高速下支持连续两次避让障碍物,创下行业纪录。这种从硬件防护到智能预警的全面进化,让安全真正实现了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预见”的跨越。

从2025 Euro NCAP测评中斩获全球插混车型安全总分第一,到成为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的研究样本,全新领克08 EM-P的每一步突破,都在打破“安全是营销话术”的偏见——它用技术沉淀证明,安全是对用户责任的深度融合,是可以被学术权威验证、被全球标准认可的硬实力。
安全之路没有终点,但正如全新领克08 EM-P所展现的,每一个标杆的出现,都在为行业树立新的目标,都在让更多用户的出行多一份安心、多一份信赖。而这条以技术为基、以用户为本的安全之路,终将引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舞台上,走出更坚实、更自信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