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一份美国国务卿5月30日发送给所有美国外交和领事馆的电报显示,美国国务院下令所有驻外领事馆开始对以任何目的申请前往哈佛大学的签证申请人进行额外审查。电报内容显示,此类申请人包括但不限于准学生、在校学生、教职员工、雇员、承包商、演讲嘉宾和游客。
这只不过是美国近期对外国人才下“逐客令”的最新一项而已。这一幕让很多中国人感觉似曾相识——这不就是当年秦始皇差点犯的错吗?
秦国当年因为发现引进的水利工程师郑国是韩国的间谍,试图以修渠拖垮秦国的经济,所以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驱逐外人运动”(非秦者去)。
那个时候,楚国人李斯正在秦国当客卿。所谓客卿,是秦国专门授予外国人才的中级官职,相当于 “特聘顾问”。李斯来秦国十年了,好不容易混到客卿,可没想到”郑国间谍案“一出,连他在秦国的地位都岌岌可危了。
于是,李斯绞尽脑汁,写下了千古名篇《谏逐客书》,用“泰山不拒细土,故能成其大”的道理说服了秦始皇,收回了驱逐外人的命令,秦国依靠外来人才的帮助,终于统一天下。
没想到2千多年后,在美国却重演了类似的剧情。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名,对留学生和学者挥动“驱逐大棒”,从哈佛的6800名国际生到斯坦福的AI博士生,统统被卷进“身份审查”的风暴。更离谱的是,有人因为参加过抗议、交过交通罚单,甚至“自杀未遂”被扣上“纵火罪”,理由比秦始皇的“间谍论”还荒唐。
李斯在信里犀利指出:“赶走人才等于送人头!”美国现在也尝到了苦果——哈佛实验室的量子计算项目因为海外博士生流失被迫暂停,硅谷33%的初创企业依赖移民创始人,现在怕是要“断粮”。
更讽刺的是,美国高校曾以“自由学术”闻名,如今却成了“政治审查”的代名词。全球留学生申请量暴跌18%,连哈佛校长都忍不住吐槽:“知识不该被护照框住。”
特朗普政府的驱逐令,像极了秦始皇当年的“短视操作”。为了迎合选民,美国一边享受着中国留学生每年 450 亿美元的消费红利,一边给 STEM 领域的中国学生扣上 “间谍” 帽子。这就好比一边吃着火锅唱着歌,一边把厨子赶出去。
美国这波神操作,最开心的是欧洲和加拿大。欧盟直接甩出5亿欧元“超级资助金”,专门挖美国科学家;加拿大STEM人才申请量暴增 230%,68% 都是被美国拒签的学者。哈佛被驱逐的学生里,63%流向了苏黎世联邦理工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连德国都推出“蓝卡计划”,给高科技人才配偶开绿灯。
想想当年,美国靠“回形针计划”抢走1600名纳粹科学家,才搞出阿波罗登月和互联网革命。现在呢?伊朗量子专家纳赛尔带着加州理工的数据投奔柏林,中国AI天才转身回国创业。这哪是驱逐人才,分明是给竞争对手“送装备”!
说到底,这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还是历史底蕴太薄闹的。
两千年前秦始皇差点踩的坑,美国人连坑边的警示牌都不看,直接跳进去打滚。李斯要是知道自己的《谏逐客书》在 21 世纪成了美国的 “反面教材”,怕是要笑到掀棺材板:“敢情你们的历史课,都用来背‘美国优先’的口号了?”
等到硅谷的写字楼空成 “鬼城”,波士顿的实验室停满 “待租” 告示,再从中国人这里得到两千年前的警告?对不起,历史没给 “复读机” 机会,只会在他们的 “驱逐令” 上盖个章:没文化,真可怕,连抄作业都能把自己抄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