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一则新闻。
上海一位退休教授原本与儿子儿媳同住一小区,小两口频繁的争吵让教授不堪其扰。于是,老教授决定去郊区买套房子,安心养老。
由于名下已有房产,不具备再购房资格,教授便向儿子提出,希望以他的名义购买房产。
儿子提出加上孙女的名字,称这样儿媳会更高兴,教授同意了,最终花费600万买下了房子。
今年,老两口乔迁新居,本以为从此能安享晚年,不料风波再起。
搬家前教授卖掉了老房子,重新获得了购房资格。教授向儿子提出将房子过户回自己名下,然而儿媳却坚决反对。
教授一气之下将儿子一家告上法庭,一审却败诉了。
经法院调解,教授作出让步:只要求房屋50%的产权归自己,另外50%登记在孙女名下。
但儿媳仍不同意,案件就此陷入僵局。
原本幸福美满的一家人,因为一套房子亲情彻底破裂。
不由得感慨:在金钱面前,人性真的经不起考验。
为了钱财,朋友会离散,手足会反目,就连血脉相连的父母子女都有可能断绝往来。
人性的阴暗面,一旦因利益的诱惑而挣脱束缚,便会将亲情与良知弃之不顾。
01
《新闻晨报》有篇报道,北京一位独居的靳奶奶年事已高,身边无人照料,唯一的女儿远在广州工作。
靳奶奶希望女儿能回京照顾自己,作为补偿,她卖掉了房子,将所得490万全部交给女儿。
双方也签订了协议:女儿负责靳奶奶的赡养与全部养老费用,直至去世。
起初,老人想去养老院,但住了几个月后因为不习惯,最终被女儿接了出来。
可女儿并没有把母亲接回家同住,而是在自己住的附近给母亲租了套房子。
开始还算顺利,结果没过多久房东就因为拖欠房租找上了门。
女儿不肯交房租,靳奶奶无奈将女儿告上法庭,法院最终判决女儿归还母亲480万元。
钱是追回来了,可母女俩的缘分也尽了。
有人说,父母子女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
可现实是,骨头再硬,也扛不住金钱的腐蚀。养育之恩能换来一时的孝顺,却未必能抵过利益诱惑。
多少子女平日里对父母嘘寒问暖,一旦涉及金钱利益,就暴露出了自私的真面目。
成都77岁的文婆婆,老房拆迁获得了120万补偿。
儿子主动提出接母亲同住,承诺为她养老送终,文婆婆便将全部拆迁款交给了儿子。
刚搬到儿子家时,文婆婆确实过了一段安稳日子。
可后来,儿子儿媳得知她还有五万元私房钱,逼她交出。文婆婆不肯,他们就开始虐待她,最后竟将她赶出家门。
文婆婆求助媒体,想拿回拆迁款。
记者上门调解时,儿子毫无愧意,反而埋怨母亲把事情宣扬出去,让自己很丢脸。
曾几何时,我笃信血缘能战胜一切,血浓于水的亲情坚不可摧。
然而在见了太多故事以后,我发现原来在人性面前,即便是最亲密的父母与子女关系,也可能出现裂痕。
金钱是人性的试金石,也是亲情的照妖镜。
不是亲情不够深,而是人性的弱点,在金钱面前太容易暴露。

02
看过一段话,初读并不觉得有什么,再读发现尽是苦涩:
“兄弟姐妹之间,小时候同吃同住,分享每一颗糖果;长大后,却为了一套房子、一笔遗产,可以数年不相往来,甚至老死不相见。
童年时,一个苹果可以分成三瓣,每瓣都甜;长大后,万贯家财分成三份,每份都苦。不是金钱变了,是人心变了。”
多少兄弟姐妹,因为金钱而产生裂痕,最终形同陌路。
上海的陆阿姨从未想过有一天她会和五个兄姐打官司。
作为家中最小的女儿,她一直最受父母疼爱。父亲去世后,母亲不愿与其他子女同住,执意要跟着陆阿姨生活。
陆阿姨将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
为了让老人住得舒适,她自掏腰包买下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产权登记在母亲名下。
正是这个决定,为日后兄姐决裂埋下了种子。
陆阿姨悉心照料了母亲11年,母亲过世后,房价已涨,这套房子成了遗产。其他五位兄姐纷纷要求分割房产,其中老三更是一纸诉状将陆阿姨告上法庭。
陆阿姨拿出当年为母亲购房的付款凭证,但兄姐们仍不罢休,都想分上一杯羹。
为此,原本亲近的一家人彻底决裂。
有时候,人心就是这么复杂,再亲的关系也架不住利益的争夺。
有人说,兄弟姐妹是父母留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
可为什么,金钱会让这份珍贵的情谊变得不堪一击?
因为人性的弱点在利益面前会被无限放大。
很多人总想在金钱上占便宜,却忘了兄弟姐妹之间,最该珍惜的是那份血浓于水的情分。
北京一家公证处的工作人员,讲述过这样一件事。
一位父亲病重住院,三个子女不是轮流照料,而是忙着收集彼此“不孝”的证据,争夺父亲的家产。
病床上的父亲因为病情持续恶化,最终没有立下遗嘱,就离开了人世。
后来,三兄妹对簿公堂,曾经的亲情在千万遗产面前荡然无存。
年少时,我们以为亲情是刻在骨子里的羁绊,是岁月打不散、风雨拆不开的缘分。
可到了一定年纪才发现,在不少人眼里,钱比感情重要得多。只要有利可图,哪管什么血脉亲情。
很多曾经亲密无间的兄弟姐妹,在房产分割、遗产继承、借钱讨债的拉扯中,成了陌路人。
人世间最遗憾的事,莫过于血脉相连的兄弟姐妹,本该是彼此生命里最坚实的依靠,却在利益的驱使下渐行渐远,从“打断骨头连着筋”变成“老死不相往来”。

03
这世间所有的关系,无论是亲情、友情,都逃不过“利益”。
不背叛,只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大。当利诱大到一定程度,人性阴暗的一面就会被诱发出来。
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你因为什么和最好的朋友断交了?
其中最高赞的回答是:因为借钱。
答主和朋友认识了十年,从读书时的形影不离,到工作后的互相扶持,感情好到不分你我。
后来朋友遇到困难,向答主借了10万块钱,承诺一年后归还。
答主二话没说就转了钱。
可一年过去了,朋友非但没提还钱的事,反而对答主避而不见。
答主几次主动询问,朋友要么找各种理由推脱,最后竟直接将他的联系方式拉黑。
答主说,他不是在乎那10万块钱,而是心寒,十年的友情,竟然抵不过一笔钱的考验。
钱,借出去的是情谊,收回来的却是仇敌。
有时候,借了钱,你可能会既失去钱,又失去朋友。
一个人对你的真心,在金钱面前最能体现;一段友情的真假,在利益纠葛中最能看清。
我认识的两个朋友,合伙开了家小公司。
创业初期,两人同心协力,公司慢慢有了起色。可随着利润越来越多,矛盾也逐渐显现。
一个觉得自己是大股东,付出的更多,应该多分利润;另一个则认为,自己每天辛辛苦苦跑业务,分红应该均等。
因为分红不均,俩人吵得不可开交,最后闹到了解散公司的地步。
曾经一起吃苦的情谊,在金钱的诱惑下,变得一文不值。
有人说,千万不要用金钱去考验一段友情。
事实也是如此,再好的朋友,一旦涉及利益分配都可能翻脸。
人性幽深,变幻无端。
如果你不想失去一段友情,就不要和朋友轻易牵扯到与利益相关的事,人在名利面前,很难做到一念不生。
君子之交,最好是淡如水,这样才能走下去。

▽
有人说,金钱是魔鬼,它让亲情变淡,让友情变质,让手足反目。
但在我看来,金钱本身并没有错,问题的根源在于人性中的贪婪与自私。
那些因为金钱而分崩离析的关系,就让它随风而去;那些经得起金钱考验的关系,才是真正值得被珍惜的。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钱固然重要,但感情更珍贵。
所以好好珍惜那个经得起谈钱的人,因为TA把你看得比钱更重要。
点个赞,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