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历、高考状元、MIT博士、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这些天差地别的身份,却在一个名叫郭伟的人身上完美融合。这个人只有高中学历,然而竟能冒充国际知名人工智能专家,在国内某高校担任两年博士生导师,并且主导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骗取科研经费高达千万元。

这听起来很像是小说中的情节,却在现实中真实的上演了。当真相大白的时候,所有人都被这场精心编织的骗局所震惊。这件事情还要从2023年说起,那年江苏科技大学引进了一位“重量级人才”,此人自称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某国际AI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他就是郭伟。
郭伟有着光鲜的履历,他发表过多篇顶会论文,手握多项专利,曾是某知名科技公司的技术顾问。在学术会议上,他甚至能用流利的英语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从机器学习到纳米材料,都讲得是头头是道。

因此江苏科技大学对这位“归国英才”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直接聘任他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甚至授予他“首席科学家”的头衔。凭此,郭伟得到了学校的300万元安家费,140万元年薪,以及每年高达500多万元的科研经费。
如果他的身份是真实的,那么得到这些钱无可厚非,可是当自己的身份被揭穿时,这一切都只是骗来的。那么郭伟是怎么被发现的呢?2025年11月18日,有媒体揭露了这个事情,据说他是参评院士的时候被发现的,因为他的履历根本不经查。

郭伟自称是1994年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师从周惠久院士。但是调查发现这一经历完全无法查证,根本没有他的高考状元记录。他声称拥有日本九州大学博士学位,并在德国国家科学院担任高级研究员,但这些机构也是查无此人。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发表的180余篇SCI论文中,许多核心成果,比如“郭氏模型”及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上的论文,根本无法检索,疑似完全为伪造。我们试想一下,一个自称在国际学术界活跃多年的学者,怎么可能在专业学术数据库中找不到他的早期踪迹。

而且他声称与某些国际知名学者合作,但这些学者在接受询问时却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此人。在指导学生进行科研时,郭伟其实经常回避深入的技术讨论,或者用各种借口推迟回答一些专业问题,有时甚至会给出完全错误的方向性建议。
郭伟的假履历被曝光后,江苏科技大学很快就采取了行动,暂停其一切职务,学校官网也移除了他的个人主页,教师列表中不再可见其名。但是媒体人询问是否涉嫌学术造假等问题时,工作人员则表示“不清楚,不了解。”

此事曝光后,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广大网友也是纷纷展开热议。有一位网友直言:“这骗子的能力,放在正道上或许也能成功,可惜走错了路。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天才骗子!”还有人讽刺道:“他唯一真实的成就,可能就是成功骗过了所有人。”

这起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学术评价体系和人才引进机制的深刻反思。为何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人能轻易的通过层层审核,并成为一所正规大学的教授和博导?而江苏科技大学是有必要回应这个问题的。此事也给所有学术机构敲响了警钟,必须建立更加严格、审慎的人才引进和审核机制,避免类似闹剧再次发生。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