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结构与适用场景
鞍座式:接触面积大、受力均匀,优先用于套管内直线段与热胀冷缩,适配长距离穿越。
箍环式:安装简便、抱紧力均匀,适合空间受限或短距离穿越,对管径精度要求较高。
滑块式:低摩阻设计,适配热胀冷缩明显的长穿越段,可与导向结构组合使用。
安装要点(避坑)
清洁管道表面,确认防腐层完好,按间距标记点位;端头 1 m 内双组并排,转弯 / 进出口加密。
分瓣贴合、贴橡胶垫,不锈钢螺栓均匀预紧,避免过紧变形或过松滑移。
穿管前检查紧固状态,必要时涂减阻剂;穿管后复测绝缘电阻,不合格立即更换。
钢制套管长>30 m,前端可设临时钢制托管支撑,穿管后拆除复用;混凝土套管前端加托管,外圆不小于支架。
含保温层管道,预留保温厚度,选用可调节弧度或加厚橡胶垫的支架。
质量与验收(关键环节)
出厂要求:提供检测报告,外观无裂纹 / 变形 / 缺胶,螺栓配套齐全;明确绝缘电阻、抗压强度、冲击强度等指标。
现场抽检:用兆欧表测绝缘电阻≥1000 MΩ;目测无破损,螺栓紧固到位;发现不合格立即退换。
阴保协同:安装后复测管道电位,确保无明显偏移,避免套管分流导致保护失效。
典型场景配套建议
公路 / 铁路穿越套管内:鞍座式,间距 1.5–2.0 m,端头 / 进出口加密至 0.5–1.0 m,内壁贴 3–5 mm 橡胶垫。
河流 / 定向钻穿越端头:双组并排安装,加强紧固,防止轴向滑移;长穿越段采用低摩阻滑块,适配热胀冷缩。
埋地管道与钢制构筑物隔离:箍环式或组合式,确保绝缘电阻达标,避免阴保电流泄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