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会投票表决美方提案,中俄一致投下弃权票,特朗普不仅没发火,反而还发文感谢中俄没有一票否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联合国安理会
就在当地时间11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就美方提出的“涉加沙决议草案”,进行了表决,最终在13票赞成、0票反对的情况下获得了通过,唯二投出弃权票的就只有中俄两国。
随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在社交平台上宣布喜讯,直言这次表决“令人难以置信”,还吹嘘称“这将成为联合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决策之一”。
除此之外,他还尤其感谢了中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因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一票否决权”,只要投下反对票,这项决议就难以“通关成功”。
所以中俄选择弃权,对于特朗普来说,已经算是“手下留情”了,自然得表示感谢。

美国总统特朗普
也许有人会纳闷:中俄明明有否决权,为何不直接拦下这份美国主导的提案?
这背后主要有两方面的考量,一方面是先救加沙的急。
这一年多以来,加沙早就成了人间炼狱,以色列的空袭一轮接一轮,医院挤不下伤员,大部分电力和水源被切断,加沙民众连口干净的水、热乎的饭都很难弄到。
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停火止战,这个时候,美国提出“和平方案”,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只要暂时能不打起来,就能让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缓解加沙民众的生存压力。
所以,中俄没有否决这项提案。

加沙建筑物沦为一片废墟
另一方面,中俄选择弃权,是不认可但留了余地。
中俄不是赞同这份提案,而是觉得“可以先让停火落地,再谈后续的修正方案”更现实。
决议里提到的“停火、恢复援助、推进重建加沙”这些目标,和中俄一直主张的“先救平民”立场是一致的。
但提案里也有一些硬伤,比如不提“两国方案”、排除哈马斯参与,这些都是后续必须解决的问题,不然停火就难以持久。
所以中俄从现实出发,着眼于大局,最终选择了“弃权”。
而想要得到中俄的“赞成”,美国还需要作出更多努力才行。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
眼下,特朗普把这份决议吹成“外交胜利”,但回避了一个核心问题,这场冲突到底因何而起?又是谁一直在推波助澜?
要不是美国一直为以色列兜底,不仅卖武器、还多次在联合国否决第三方提出的和平倡议,这场冲突又怎么会拖这么久?
而且这项决议里,还有三个“隐患”,一是“非军事化”的双重标准。
决议里说要“确保边境安全、推动非军事化”,还授权国际部队来监督。
可谁都知道,加沙的边境线早就被以色列控制了几十年,所谓“确保边境安全”,其实是把以色列的实际控制给“合法化”了。

以色列军队
第二,排除了关键方,执行就是空谈。
美方的决议里,提到新培训一支巴勒斯坦警察部队,与以色列和埃及共同保障边境安全,明摆着不让哈马斯直接或间接参与加沙管理。
可哈马斯在加沙实际掌权这么多年,手里又有民众支持,也有武装力量,把它排除在外,停火能持久吗?
第三,回避了最核心的“两国方案”。
决议中提到,要为巴勒斯坦建国创造条件,具体什么条件呢?那就是设立一个“和平委员会”,作为过渡机构,来监督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完成改革,确保能够有效掌控加沙才行。
这样一来,实际权力反而被“和平委员会”攥在了手里,而巴勒斯坦怎么改革才算合格?标准全由美国说了算。

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项决议,美国是最大的推动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然而对于解决巴以冲突来说,这项决议,只是“权宜之计”,不是“根本之策”。
要想真正实现和平,方法其实很简单,美国无需插手,只须退出即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