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嶷山人

清代郑板桥先生有云:“人生识字糊涂始”——“难得糊涂”,如今也有人云:“人生糊涂手机始”——“收割流量”。就拿养生知识来说吧,君不见今日有专家说养生该如何如何,明日又有权威说养生不该如何如何,弄得手机阅主,一脸懵逼,不知如何才是,恍惚间流量悄然逝去。于是佩服起,一位老同学几年前就卸掉了好多时髦APP,倒也落个清闲自在。
当下信息爆炸时代,人们面对海量、甚至相互矛盾的信息甚感困惑与无奈。郑板桥先生的“难得糊涂”,在当年或许是一种超脱的人生智慧,但在今天,面对手机中汹涌而来的“养生秘诀”、“权威解读”,这种变味的“糊涂”却可能意味着被误导、被“收割”。
我佩服那位卸掉时髦APP的老同学,或许正是用一种主动“断舍离”的方式,规避了这种信息干扰,守住了内心的清明与自在。这的确是一种值得佩服的清醒。
在“手机糊涂”的时代,真正的“清醒”不是获取更多的信息,而是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这需要我们不盲从、不急躁,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追溯源头、交叉验证、关注真正的权威。不妨偶尔学学老同学,主动“断舍离”,或许反而能让我们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更能守住内心的清明与自在。
毕竟,“难得糊涂”是一种选择性的智慧,而不是被动地成为“信息韭菜”。愿我们都能在信息的洪流中,做一个清醒的“冲浪者”,而非被裹挟的“糊涂人”。
202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