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起简单的抢劫案件背后,警方抽丝剥茧,会发现怎样不为人知的罪恶?几句看似如实的供词之中,疑犯吞吞吐吐,想掩盖怎样不可告人的秘密?混社会的小弟因何要杀死带头大哥,年轻的大学生又为何参与行凶杀人呢?
2011年10月13日,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破获了一起持刀抢劫案件,从这起看似简单的案件中,警方抽丝剥茧,竟然破获了一起杀人焚尸的案中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2011年10月9日凌晨1点,小李下班回家,走到科学大道的时候,一辆黑色的轿车上下来两名男子将小李挟持到车内,劫匪对他进行恐吓和搜身,从他的包里面翻出来100多元现金和几张银行卡,并威胁他把银行卡的密码说出来。财物被抢劫一空后,劫匪把小李赶下了车。

小李马上拨打了110进行报警,接警之后,民警立即展开调查。由于案发时夜色已深,现场没有目击证人,再加上小李高度紧张,除了知道劫匪所驾驶的是一辆黑色轿车外,警方没有找到其他更有价值的线索。
依据小李的描述,民警还原了劫匪当晚所开车辆的行驶轨迹,通过查看沿路的监控摄像头,有了一些新的发现。警方发现这辆黑色轿车经过石佛村科学大道铁路涵桥时,正好这个涵桥上面有警方的监控系统。民警立刻调出该监控案发时间段的监控录像,对所经过的黑色轿车一一进行比对。最后查出来有四辆车比较符合特征。然后警方逐一排查,发现一辆黑色轿车的前后牌照,分别用两张光盘遮挡,车牌只能勉强看出是“豫A”开头,后面的就看不清了。
无故遮挡车牌,嫌疑当然最大。警方随即对这辆以“豫A”开头的黑色轿车展开了调查,最后确定这辆车是一辆迈腾轿车。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连续几天的摸排,警方终于有了收获。有个车主向警方反映他的车近段时间借给一个熟人了,借车人叫王杰,是做防腐工程承包生意的,年纪不大。
会不会是他作的案呢?
警方把王杰的照片找出来,混到同年龄段年轻人的照片里面,让受害人进行辨认,受害人一眼就认出王杰就是当时抢劫他的人。
很快民警将王杰抓获,随即对他进行了突审。王杰对在科学大道实施抢劫的行为供认不讳,并供出了一起实施抢劫的另外3人的下落。

案件顺利告破,嫌疑人全部落网,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要说这起案子完全可以结案了,可办案的民警觉得,案情好像没有那么简单,这背后可能另有隐情。
那么,警方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判断呢?
在突审的时候警方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这几个人好像没有什么阻力就全部交代了,而对其他事则是避而不谈,民警觉得,这几个人作案手法老练,怎么也不像是初犯。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对民警所问案件相关的其他问题时,要么吞吞吐吐,要么刻意回避,审讯的民警强烈意识到,这几个劫匪可不简单。
比如说,民警在问到以前承包工程的情况,资金来源这些情况,他们一直在回避这些问题。民警感觉到他们是想尽快结束这个案件,从而隐瞒其他案件。
如何才能突破他们的心理防线,让他们交代更多的问题呢?
在审讯中,犯罪嫌疑人王斌无意间的一句话引起了民警的注意。他说那几个人心理素质不行,抢个钱,干个坏事,还烧烧纸,怕鬼神附身之类的。好多地方是有这样的烧纸风俗,可一般都是逢年过节在坟前祭奠亡故的亲人朋友啥的,这伙人要祭奠谁,叶县那个地方离他们老家还有几百里远,这里会有啥亲人?

为弄清缘由,民警决定前往几人的老家滑县高平镇一探究竟,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发现呢?
走访的结果发现这几个人这几年家里面都没有亲人去世的情况。既然没有亲人亡故,那他们在祭奠谁呢?
带着众多疑问,民警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走访调查。通过走访,发现这几个人在家里面的名声不太好,早年间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其中王杰在村里面还欠了很多债,很多人找他要债。凶狠的抢劫手段,大量的管制刀具,审讯中闪烁其词,平日里又不务正业,又莫名其妙地烧纸祭奠,种种迹象表明,这几人手中很可能犯有命案。如果民警的推断成立,那么遇害的人又会是谁呢?
民警针对王杰几人的社会关系展开更为细致的排查,果然有所发现:原来跟他们一块在外做生意的还有个年纪比较大的,是王杰的堂叔,但是不知道为啥一年前失踪了。
此时民警忽然想起在审讯王斌时,他无意中所说的一句话。王杰和他的堂叔以前一起做生意,但是两人的关系不大好。这个细微的线索让民警们心头突然涌上一种不祥的预感,王杰、王峰、王霞三人烧纸这一奇怪行为的答案很可能就在消失的王杰的堂叔身上。
警方重新把四个人提出来,展开审问,民警觉得王霞的心理素质不太好,所以警方以他为突破口,加大审讯力度。

在民警连续的审讯中,王霞的心理防线几近崩溃。通过提审,其中王杰、王霞都被警方突破了心理防线,供述了王杰的堂叔是被他们杀掉了。同时参与的还有一个人是新乡的小鹤,是新乡一所高校的大学生。
果真是应验了民警们的推断啊,然而有一点让民警很是疑惑,这个死者王某算是王杰的近亲的叔叔,从小就带着王杰等出去闯社会,也是他们的师父,那么王杰他们几人为何杀死王某呢?
2005年的时候,王某说让王杰和王峰跟他一块去闯社会。几人一块去了新疆,后来王某说没钱了,让他们出去弄点钱,王杰和王峰觉得王某挺照顾自己的,感觉过意不去,就去抢了一家小店的钱。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王某带着王杰和王峰四处作案,能偷就偷,能抢就抢,在利益分配上,当然是老大王某得的多。

后来,王杰和王峰决定离开王某单干。但是后来王某给王杰打电话说他做生意了,要投资啥的,就向王杰要钱,要是不给的话就把以前的事说出去。同时暗示他年纪大了,家里兄弟多,王杰家就他一个男孩,王杰要是出事了,家里没法交代。
无奈之下,王杰等只能满足王某所提的无理要求。但是王某后来又屡次三番威胁王杰并索要钱财,王杰终于忍无可忍,于是决定彻底斩草除根。正好这一段时间里,他们想杀的王某在老家又犯事了,王某跟人打架了,躲起来了。
王杰知道这个情况以后,觉得这是个动手的好机会,他躲得时候,把他杀到那边,别人也不知道因为啥,王杰是这样想的。当王杰把这一念头告诉同样受到王某威胁的王峰时,两人一拍即合,后来他们就拉上了生意上认识的朋友小贺和王霞共同展开了行动。
杀死王某的地点是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工地上的一个工人们的宿舍里,他们当时打算把工人打发上班以后,把王某约过来把他杀死。2010年12月24日那一天,当时王杰和王某进来屋里,王峰先藏在门后面,王峰看见他们进来后,就从后面打了他一棍,王某当时就叫了起来,王霞在院子里听见王某的叫声,赶紧把门插住了以防有人进来。
这时候王某还有力气反抗,王杰就顺手拿起准备好的铁棒朝他头上打了好多下,这时候王某还有点气,嘴里还嘟囔着,然后小贺就拿根电线勒住王某的脖子,勒了一会儿,小贺说手没劲了,王杰就又上去,两人交替着勒了一会儿,十几分钟后,王某的生命就这样被四人用如此残忍手段结束了。然后四人找了条被子裹着王某的尸体抬到外面车的后备箱里。

王杰拿个桶倒了一桶丙酮,几个人就开车把尸体运到野外,四人拉着王某的尸体来到事先找好的抛尸地点,将尸体焚烧后掩埋。
参与杀人的小贺是几个人中年龄最小的,面对自己即将受到的法律制裁他痛不欲生。一个在读的大学生,他是怎样卷入到这起杀人案中的呢?
原来小贺跟王杰是通过朋友介绍,在2010年的10月份左右才认识的,一开始,王杰说自己是做防腐生意的,很挣钱,约小贺一块投资。小贺与王杰同是老乡,对王杰也颇为信任。小贺就回去筹了25万元给了王杰。后来小贺又回家里给王杰凑了10万,小贺借给王杰的30多万是自己担保,向家人和老乡们筹集的,但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噩梦就此开始了。
小贺说2010年大概是11月份左右,王杰说王某手里面有他的犯罪录音,这几年屡次向他要钱,小贺的钱全给王某了,只有把录音要回来才有可能把钱拿回来。小贺说自己当时已经是骑虎难下了,只能和王杰一起参与这起谋杀。并且这事之后,几人还给王某的表哥打电话,称他们知道王某的行踪,并夸大自己生意的盈利,热情地邀请他带50万元现金前来入股,但王某的表哥因故没去成。几名嫌犯交代,如果王某的表哥前来,他们也将采用相同的方法将其杀害并抢走那50万。
不久后,几名犯罪嫌疑人都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一起看似简单的抢劫案件,在警方突审的过程中,因为几个犯罪嫌疑人的些许破绽,被经验老到的民警识破之后,居然牵出了另一桩杀人命案,并且经过警方细致的摸排、查找,最终使得案件水落石出。仔细的梳理案件侦破的轨迹可以用以下12个字来进行高度概括:以物找人,以人查案,以案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