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抖音发布《社区法律行业公约(试行)》

11月24日,抖音平台发布《抖音社区法律行业公约(试行)》,旨在提升平台涉法律内容质量、规范涉法律内容传播、推动相关账号

11月24日,抖音平台发布《抖音社区法律行业公约(试行)》,旨在提升平台涉法律内容质量、规范涉法律内容传播、推动相关账号有序运营,为用户提供更专业、更可靠的法律信息和服务。

该公约是抖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以及《抖音用户服务协议》《抖音社区自律公约》等相关平台规则制定的特别约定。

公约明确要求法律领域创作者在发布专业法律服务内容前,必须完成平台法律专业资质认证。未经平台资质认证的账号,不得在昵称、头像、简介、背景图等账号信息中明示或暗示自身具有法律执业资质、可提供专业法律服务。

平台严禁假冒或仿冒法律行业专家、执业律师、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律师事务所等行为,禁止使用"XX律师""首席法律顾问"等误导性字样。同时,严禁为骗取资质认证而提交虚假材料,或以"租用、买卖、伪造"等方式获取资质。

公约对法律内容的创作和传播提出"五要"要求:以客观事实为根基,让内容真实可信赖;精准解读现行法规,让法律适用更清晰;提供合规法律建议,让行动指引更有用;符合专业通识认知,让法律科普更科学;遵守行业规范准则,让法律服务更规范。

同时,公约明确"四禁止":禁止发布虚假误导信息;禁止提供违法违规指引或服务;禁止违规提供法律服务;禁止恶意博眼球与不当营销行为。

特别是针对当前网络上常见的"案件包赢""100%胜诉"等虚假承诺,以及"免费法律咨询"实则变相引流等行为,公约都作出了明确禁止规定。

对于违反公约的行为,平台将视违规情节的严重程度、违规频次、造成的影响等,采取梯度处罚措施,包括警告、限流、回收营利权限、暂停发布、永久封禁等。

例如,对未认证账号发布法律专业服务类内容,将采取取消互动功能、禁言、关闭等处置措施;对存在不当营销、虚假传播等违规行为的账号,视情节轻重采取流量限制、暂停互动数据增长、取消认证、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等处罚,情节严重的将永久封禁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