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文远知行与小马智行互撕,续命之战谁生谁死?

相煎何太急作者|沛林编辑|沐风“虚假指控!立即更正!否则保留法律诉讼权利!”文远知行CFO李璇的这声怒斥,直指今天也在港

相煎何太急

作者|沛林

编辑|沐风

“虚假指控!立即更正!否则保留法律诉讼权利!”

文远知行CFO李璇的这声怒斥,直指今天也在港股上市的小马智行。她发现,对方在上市前夕,面向投资者的路演材料中,存在刻意贬低文远知行的虚假内容。

战火迅速蔓延。这份路演材料中,也对百度的数据进行了选择性引用,招来了百度的不满和发声维权。战局瞬间升级为三方混战。

这绝非简单的口水仗。

在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三年累计亏损超100亿元的背景下,两家都希望通过港股上市,获得资金续命。

谁更能赢得资本市场的信任,谁就能在这场生存之战中抢得先机。

01

小马智行,祸不单行

我们先来看看,这事有多激烈。

就在小马智行紧锣密鼓推进路演的关键时刻,李璇直接在分析师社群里开火了。

她毫不客气地指出,小马智行刻意贬低竞争对手,误导投资人,要求其立即更正不实信息,不然将保留一切法律诉讼的权利。

那么,小马智行到底写了什么内容,让李璇如此愤怒?

第一,是运营数据。小马智行说,文远知行“只有北京一个地方”有Robotaxi服务,而且“完成单数是零”。李璇一听就怼了回去:我们车队超过700辆,覆盖北京、广州甚至中东,“零订单”这说法,是从哪儿算出来的?

第二,是技术路线。小马智行宣称自己实现了“L4完全一段式端到端”突破,把文远的技术说成是“两段式”。李璇回应:我们的一段式方案早就被博世、奇瑞这些产业伙伴佐证。

其实,这不是两家第一次过招。今年六月,小马智行的联合创始人楼天城就曾公开暗示对手“落后至少两年半”,当时李璇也立马发朋友圈回呛。

有意思的是,这次的战火还烧到了第三家——百度。

小马智行在材料里引用萝卜快跑数据时,也被指“选择性呈现”,比如只提一线城市,忽略其他运营地区。这一下,连百度也坐不住了,罕见发布声明,说面对“不实之词愈演愈烈”,已经着手“依法维权”。

谁都看得出来,这话是说给谁听的。

一场自动驾驶的资本竞速,打成了三方混战。

最近,小马智行受到的质疑,还不止这一重。

前不久,美国做空机构灰熊研究就发过一份报告,质疑小马智行在技术安全、运营效率和财务数据上都有问题,尤其揪住2021年加州测试出事故、导致许可被暂停的老底。虽然公司全盘否认,但在这个关键时候被质疑,对小马智行的信誉度造成不小的影响。

一切都源于今天的两场上市。

11月6日,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同步在港股上市,希望在国内资本市场获得新的机会。

02

多年对手,狭路相逢

这不是两家公司第一次激烈竞争了。

如果时间线往回拉,你会发现,两家公司一直都是死对头——争谁的L4技术最厉害,争美股Robotaxi第一股的title,争港股上市机会......

但其实,两家公司的创业历程,有很大不同。

创业初期,小马智行就是资本的宠儿,融资可以说顺风顺水,从顶级美元VC、到丰田这样的传统车企,再到炙手可热的中东主权基金,一路星光环绕。公司也曾是中国估值最高的无人驾驶公司,一度憧憬以超百亿美金的价格IPO。

筹备美股上市前,公司成立卡车事业部,注册小马智卡,甚至在2021年传出公司组建团队,进军整车制造的消息,虽然后来公司否认了这一说法。

“黑天鹅”终止了一切。2021年8月,中概股赴美IPO受阻,小马智行筹备超一年的上市计划戛然而止。同年10月,测试车在美国撞上路牌,导致L4系统特定版本被召回,信誉遭遇重创,这件事后来被做空机构写进报告。

反观文远知行,成立不久就经历了换帅风波,公司当时的创始人兼CEO王劲出走,CTO韩旭上任CEO成为公司掌舵者,带领文远知行走出了公司信誉受损的泥淖。

可能正因为历经过震荡,公司风格反而更显稳扎稳打。韩旭的战略是“攀登珠峰,沿途下蛋”——技术终极目标是完全意义上的无人驾驶,但在前进路上,任何一项成熟的技术都会被立即推进商品化,尽可能地为公司创造营收。

因此,文远知行选择用一套核心算法覆盖自动驾驶环卫车、同城货运车、无人小巴等多个产品线,在各种场景中创造盈利的可能性。

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也体现在融资战略上,文远知行的投资机构采取“产业+财务”并重的融资策略,既有英伟达、JohnsonElectric、宇通、广汽、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等行业里面具有统治级别的合作者,也有CMC资本、IDG、中东主权基金、启明创投、创新工场等这样的明星机构,为公司提供了更丰富的融资背景支持。

都经历过高峰低谷的两大头部公司,这次又在港股“撕破脸”。原因,就写在触目惊心的亏损数字上。

无论是早期顺风顺水的小马,还是务实稳扎的文远,都逃不过自动驾驶“吞金兽”的魔咒。

小马智行:2024年收入7503万美元,但净亏损高达2.8亿美元;

文远知行:同期收入5041万美元,净亏损规模更大,达到3.5亿美元。

这些亏损就像一把火,燃烧着两家公司的现金流。对于不断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技术发展的无人驾驶企业而言,回港上市已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续命柴火。

这就是最本质的真相:两家技术、业务高度重叠,又都急需资金支持的老对头,在资本遇冷的关卡狭路相逢,谁都想先成为胜利者。

那么,就现状而言,谁是略胜一筹的那个勇者呢?

03

谁生谁死,道阻且长

我们从两家的IPO材料和市场分析中找一找答案。

小马智行是坚定的Robotaxi 纯正派,其所有业务均围绕L4技术平台展开,目标是在2025年底实现千台 Robotaxi 车队目标。此外也包括继续推进Robotruck业务发展。

文远知行则是技术多元变现派,延续“沿途下蛋”的务实风格,广泛铺开业务线,收入结构更分散,包括自动驾驶环卫车/小巴等场景。

对此,分析师普遍预测,文远知行在 2025年全年的收入有望达到 8960万美元,预计会超越小马智行(8210万美元)。这主要归功于其 “沿途下蛋” 的策略持续奏效。

两家公司在 2025年下半年仍将处于巨额净亏损状态,但市场关注点在于亏损收窄的速度。

分析师预测,文远知行2025年净亏损有望收窄至2.0亿美元,小马智行预计2025年净亏损约2.2亿美元。

文远知行如果能实现营收反超,将对其估值和市场叙事构成强力支撑。

此外,为了稳住投资者的信心,韩旭承诺,未来三年不减持公司股份。

这么看来,胜利好像向文远知行倾斜。

但是,如果翻看过去三年,两家公司总亏损数据,你会发现,小马智行总亏损48亿元,文远知行总亏损58亿元。两家公司加起来,三年亏损超过了100亿。在亏损这件事上,两家公司可谓是五十步笑百步。

分析师认为,2025年下半年是决定两家公司谁能拿到资本续命钱的关键窗口期,谁能获得资本市场更大的支持,谁就能在下一阶段的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生存卡位。

怪不得两家互相撕咬,实在是生死之争。

但,真这么容易此尘埃落定吗?

恐怕,无人驾驶这条路,仍是望不到尽头的技术马拉松,短期内无法盈利的现实依旧是悬在所有玩家头顶的利剑。最终谁能笑到最后,至今仍是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