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兄弟争房产大打出手,5个子女是互不相让,最后搞得老父亲在家中上吊,真相令人心酸不已。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
老人的小儿子张成,指着厨房的一个角落说,老爸就是在这里上吊的。张成说,老父亲用那张小木桌做支撑,把绳子套在横梁上的钢钩上,但好在这个钩子承受不了体重,没把老爸挂死,才捡回了一条命。那么,老人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心灰意冷到想轻生了?

张成表示,他那时候在外地,接到消息才赶回来,看到已经上了年纪的父亲竟被逼到这个田地,他忍不住崩溃痛哭。
老人名叫张德修,幸运的是,他使用的绳子过于纤细,迅速断裂摔倒在地后昏迷七八个小时,家人才发现了他。
此时老人非常虚弱,脖子上勒痕明显,还因撞伤额头缝了好几针,那么老人为什么会选择用这样的极端方式结束生命?
张德修已年过八旬,有4个儿子1个女儿,他坦言,只有自己死了,子女们才不会因赡养问题争吵。可是为何5个子女都不愿负起赡养责任呢?

原来,老伴去年不在后,变成5个子女轮流侍奉。既然大家已经商量好分担,为什么纷争却愈演愈烈?
一谈起那天的冲突,张成满是委屈和无奈,他的一只眼睛被打的乌青,额头被铁锤敲伤。那天他本想好好跟家人商量老父亲的事,不料一言不合打了起来。
为何赡养老人会引发这样激烈的矛盾?为了弄明白真相,张成跑到大姐张红静家问个明白,想知道老人到底受了什么刺激。
大姐张红静说,这个月轮到她照顾父亲,事情本无风波,老父亲知道孙子生活难,想拿点钱出来资助,却有人怀疑她私吞了退休工资,双方因此大吵一架,她气得摔门离开。
第二天一早,就爆发了不幸的事件。张德修虽有4个儿子,只有小儿子张成有孙子,老人对他们特别偏心。

张红静认为,家庭纷争都是老人偏心引发的。很早以前,父母对张成和孙子关照有加,甚至想将房子传给唯一的孙子,这让其他子女不满。
在母亲去世后,大家商量卖掉房子,实行轮流赡养,并签署了协议。协议规定,5个子女轮流赡养老人,房子被大姐以20万元买下,分成5份,每人4万元。
如今,张成虽收了钱,却迟迟不给过户签字,所以这才激化了亲人们的矛盾。张成坚决认为赡养老人是儿女的本分,可如今老人还在,四个兄弟竟然想着卖掉他的房子,这未免太冷血无情了。
不过,张红静却坚持说,当初卖房子分成5份,是为了让大家公平赡养老父亲。她说,若不卖房,老四就不愿意承担赡养责任,这种做法也是无奈之举。

张红静感叹,自己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张红静是家里老大,今年63岁,她说,四个弟弟都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几乎像半个妈妈一样。
可在这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她总是任劳任怨,却往往最不得宠。为了缓和兄弟间的矛盾,她四处借钱买下房子,可钱交了,房子却没能过户。
在事件发生的前一天,她承认和老父亲争吵时,情绪确实有些失控了。46岁的张成一提到父亲便忍不住泪如雨下。
他承认大姐对家里付出确实不少,但大姐也不能气到父亲走上绝路。那么,这场赡养风波真的是因为父亲偏心引起的吗?这背后到底还隐藏着什么秘密?
人到晚年,最渴望的是陪伴原本和睦的家庭,随着老伴离去,老人尝尽孤独与哀伤,还要忍受子女间的争吵,一家人明明好好相处,怎么会闹成如今这般分崩离析?

张德修回忆起以前的艰辛日子。一家七八口人挤在在一起吃饭,他一个人的工资根本不够养活全家人。
为了给家人填饱肚子,他种菜打鱼,能省则省。直到老伴去世前,两人依旧自己种菜吃,用勤劳和坚韧熬过了那段苦难,终于迎来了四世同堂的幸福。
可如今,就因一套老房子,全家人却闹得不可开交。老人用手比划着表示自己对每个孩子都一视同仁,但子女们的看法却大相径庭。那他为何偏偏想把房子留给唯一的孙子呢?
张德修坦言,平时常来看他的是孙子,其他孩子很少露面。说起留房给孙子,老人脸上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笑容。
或许他的性格传统又固执,十分看重传宗接代,而他只有一个孙子,这份心情能让人理解。对此,坐在一旁的张成却有自己的看法。

张成说,自从母亲去世半年来,甚至包括春节,大姐、老二和老四几乎没来过老人家里。他觉得这3人只是为了分。哥财产才开始赡养父亲,真正把赡养放在心上的只有他和老三。
那么,事情真的如张成所说的那样吗?对于弟弟这样的做法,大家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