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5年,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苏联红军正在用大炮轰击德军的目标。

1945年的布达佩斯,是一座被战争撕裂的城市。这座多瑙河畔的"双子之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声阶段,成为东线战场上最惨烈的围城战之一。布达佩斯战役从1944年10月29日持续至1945年2月13日,历时108天,其惨烈程度仅次于斯大林格勒战役,被称为"多瑙河畔的斯大林格勒"。

1944年秋,随着苏联红军在乌克兰和罗马尼亚战线的节节胜利,希特勒下令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打造成"要塞城市"。这座拥有近百万人口的城市被赋予了战略意义,德军统帅部决心在此拖住苏军前进的步伐。10月29日,苏联乌克兰第二方面军在罗季翁·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指挥下发起进攻,标志着布达佩斯围城战的开始。

战役初期,苏军进展迅速。到12月26日,苏军已完成对布达佩斯的合围,将德军第9山地军和匈牙利第1集团军约8万人困在城内。被围部队包括德军精锐的"统帅堂"装甲师、党卫军第8骑兵师以及匈牙利第1骑兵师等部队。希特勒严令禁止突围,要求守军"战斗到最后一人"。

军事行动给城市带来了毁灭性打击。苏军的重炮和火箭炮对城区进行无差别轰击,德军则利用每一栋建筑进行顽强抵抗。标志性的链子桥、国会大厦、布达城堡等历史建筑都遭到严重破坏。多瑙河两岸的街道上堆满了瓦砾和尸体,城市供水供电系统完全瘫痪,瘟疫开始蔓延。

1945年1月,德军发动了三次大规模解围行动,代号"康拉德行动"。其中最接近成功的是1月18日的康拉德三世行动,德军装甲部队一度推进到距离被围部队仅25公里处,但最终因苏军顽强阻击而功败垂成。这些解围行动消耗了德军大量宝贵的装甲力量,却未能改变布达佩斯的命运。











苏联红军将苏联旗帜插上了布达佩斯。

战争过去,苏军攻下了布达佩斯,街头出现了列宁斯大林的画像,可惜整个布达佩斯已经被打了个稀巴烂。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