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吉林电网数字化变革:现代供指平台打造主动预警抢修新范式

10月17日,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现代供电服务指挥平台(以下简称“现代供指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平台投入运营即刻显现成

10月17日,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现代供电服务指挥平台(以下简称“现代供指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平台投入运营即刻显现成效,首条主动抢修工单自动派发到国网长春市南关区供电中心,抢修人员依据平台研判信息,先于客户报修到达现场开展处置,从工单派发到恢复送电全程仅用94分钟。

这标志着吉林省配电网运营管理正式迈向“主动预判”的新阶段。近年来,国网吉林电力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建立现代配电网运营管理体系,推动供电服务质量实质性提升。

一条主动推送的故障信息,一套精准研判的算法模块,吉林电力正将供电服务从“被动响应”推向“主动预判”的新阶段。

01三全两智:现代供指平台的架构创新

吉林电力现代供指平台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国网吉林电力以“三全两智”为建设方向,构建了4类一级、9类二级、50项三级业务的现代供指平台建设框架。

这一平台通过企业级数据与技术资源共享,将调度、设备、营销等专业的图模、量测数据有机融合,打造了一个一体化作业平台,全面反映配电网运行状态。

平台包括配网监测、故障抢修、防灾应急、重要保电四大核心场景,可以实时呈现配网线路、变压器等电力设施基础信息及运行状态数据。

2024年以来,国网吉林电力全面贯通营销、配电等专业系统数据链路,实施老旧计量装置升级,更换老旧智能电表892万个、窄带通信模块390万个,实现高速载波通信全覆盖,大幅提升采集通信传输能力。

在“电网一张图”的数据底座上,平台接入了调控云、配网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实时数据,贯通了企业级气象中心、新一代应急指挥系统等数据通道,实现了专业数据实时分类展示、快速统计分析。

02实战效能: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判的转变

现代供指平台的应用实效在吉林电网运营中日益凸显。自6月初起,平台累计完成主线及支线停电研判31035次,单配变停电监测88684次,中压故障研判准确率稳定在97%以上。

在故障抢修环节,平台实现了革命性突破。4月17日下午,长春供电公司汽开区供电中心收到平台告警:“10千伏东君线东皇二期1号箱式变压器疑似发生故障”。平台在1分钟内推送了故障研判信息,抢修人员迅速到场更换空气开关,从故障告警到恢复送电全程仅用23分钟。

平台还具备故障影响范围可视化展示、抢修人员定位、抢修进程实时上报等功能。

截至目前,吉林电力通过该平台处置主动抢修工单51742件,66845件客户报修工单全部通过移动终端流转处理。平均故障修复时长从71分钟缩短至61分钟,停电时长同比减少14.08%。

03未来展望:人工智能与数字孪生技术的深度应用

面对未来,吉林电力计划将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深度融入平台功能。其中,光明大模型将成为平台升级的核心技术,用于供电服务作战指挥和人工智能场景功能开发。

国网吉林电力已开始布局数字孪生和无人机综合巡检应用场景,便于运维人员在数字空间观测、管理、操作电网设备。这些技术将为现代供指平台注入新的智能化能力。

吉林电力还将充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平台的预测预警能力。现有的电力保供监督信息管理平台已经实现新能源波动超前6小时预警、机组非停隐患48小时预判,这表明吉林电力在预测性维护方面已积累宝贵经验。

在应急指挥方面,平台将进一步完善防灾应急功能。现代供指平台可以实时展示恶劣天气下的故障抢修进度、工单数量等关键信息,自动生成分析报告,为应急指挥提供数据支撑。

吉林电力还计划构建500千伏“四横四纵”新型电网格局,全面满足吉林西部松辽清洁能源基地新能源电量外送、中部负荷中心供电以及东部抽水蓄能基地接入需求。这一电网升级规划将与现代供指平台形成硬件与软件的协同增效。

从城市到乡村,从主干网到配电网,数字化变革正在吉林电网的每一个角落悄然发生。现代供指平台如同一个“智慧大脑”,通过2879项网源运行数据的融合分析,实现分钟级采集、小时级预测,让吉林电网在无声中完成一次次自我升级。

数字化赋能下,吉林电网正朝着更智能、更可靠、更灵活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