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这台能浮水的硬派越野车,如何用1400km续航打破你的想象?

每当和朋友聊起越野车,总绕不开一个永恒的矛盾:渴望征服荒野的激情,与照顾家人舒适出行的责任,似乎总是难以两全。我的那位朋

每当和朋友聊起越野车,总绕不开一个永恒的矛盾:渴望征服荒野的激情,与照顾家人舒适出行的责任,似乎总是难以两全。我的那位朋友,曾经在坦克500 Hi4-T和方程豹豹8之间反复权衡,纠结了半个多月——前者越野实力不俗但内部空间对于全家出行略显局促,后者舒适性达标却又觉得在极端路况下差那么点意思。这恐怕是许多越野爱好者的共同心声。

直到今年10月,捷途纵横G700(图片|配置|询价)的正式亮相,让我亲眼见证了硬派越野与豪华舒适如何在这款车上实现了令人惊喜的融合。它不仅拥有非承载式车身和三把差速锁这样的硬核配置,更提供了媲美豪华SUV的座舱体验和长达1400公里的综合续航。更让人惊叹的是,它甚至具备了浮水行驶的能力。这到底是一台怎样的车?让我结合详细的体验,为你一一道来。

对于选择中大型越野车的用户而言,空间实用性往往是考量因素。纵横G700(读测评)非常贴心地提供了5座和6座两种布局。我重点体验了6座版本,其2+2+2的座椅布局,特别是第二排两个独立的“女王座椅”,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两个座椅的间距达到了1100毫米,比我之前体验过的同级别车型要宽敞不少。以我1米8的身材坐进去,膝部和侧向的空间都相当充裕,中间留出的通道也便于进出第三排。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排的实用性并没有被牺牲,680毫米的膝部空间让同车一位身高近1米8的同事乘坐时,中短途行程也不会感到压抑。不过,第三排的坐姿确实偏高,与工程师交流后得知,这是为了在底盘布置一个100升的大油箱,以保障超长续航,这一取舍从实用角度可以理解。

第二排的“女王座椅”支持电动调节,仰角可达157度,并配备了长度达500毫米的电动腿托。在实际的长途体验中,将座椅调整至半躺,开启按摩功能,舒适度确实可圈可点。座椅旁的可收折小桌板,无论是放置笔记本电脑临时办公,还是给孩子放绘本玩具,都显得十分便利。

如果对第三排座椅没有刚需,5座版车型则提供了更加夸张的后备箱空间。将后排座椅放倒后,可以形成一个容积达2100升的近乎纯平的空间。我们曾尝试铺上充气床垫,它瞬间变成一张舒适的“双人床”,对于喜欢露营的用户来说,这无疑比搭建帐篷要方便和安心得多。即便是常态下的后备箱,容纳两个28寸行李箱外加多个背包也毫无压力。

作为一款硬派越野车,性能是它的立身之本。纵横G700(用车口碑)搭载的是鲲鹏超能混动CDM-O系统,由2.0T发动机与前后双电机组成,系统综合功率高达560千瓦,峰值扭矩达到795牛·米。官方公布的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仅为4.6秒。在实际驾驶中,深踩油门,这台重量接近3吨的大家伙能爆发出强烈的推背感,动力响应非常迅捷,完全颠覆了传统硬派越野车笨重的印象。

更重要的是,这套动力系统对燃油标号不挑剔,使用92号汽油即可,这在长期用车成本上是一个不小的优势。续航能力是其另一大亮点,在满油满电的状态下,综合续航里程可达1400公里,WLTC标准下的纯电续航也有150公里。对于日常通勤距离在30公里左右的用户来说,基本可以实现一周一充的用车节奏。我们在一次从北京到承德往返约800公里的长途驾驶中,全程无需补充能源,抵达目的地后仍有充足的余量,极大地缓解了里程焦虑。

电池采用800伏高压平台,支持快速充电。实测在合适的快充桩上,电量从20%充至80%大约需要10分钟,相当于在高速服务区休息片刻的时间,就能补充可观的续航里程,有效提升了长途出行的效率。

越野性能是纵横G700的核心卖点。首先,它采用了非承载式车身,其大梁应用了内高压一体成型技术,官方数据显示其扭转刚度可达10000牛·米/度,这在通过崎岖路面时能带来更高的车身稳定性和驾驶信心。

全系标配前、中、后三把差速锁,且锁止响应时间仅需0.1秒。在一次郊外轻度越野时,我们故意让一个车轮陷入泥坑,在开启差速锁后,车辆仅需轻给油门便轻松脱困,电子系统对打滑车轮的限制非常迅速有效。搭载的空气悬架与CDC可变阻尼减振器组合,允许车辆离地间隙在150毫米至350毫米之间调节。在城市路况下,降低车身有助于提升操控稳定性和降低能耗;而在非铺装路面,升高底盘则能从容应对各种沟坎。35度的接近角和28度的离去角,也保证了良好的通过性基础。

其全地形系统提供了多达11种驾驶模式,能够自动识别如泥沙、岩石、雪地等复杂路况,并相应调整动力输出、变速箱逻辑和牵引力控制等参数。对于越野经验不算丰富的驾驶者来说,这套系统大大降低了操作门槛,提升了行车安全。

纵横G700的一项引人注目的能力是其涉水深度达到970毫米,并配备了IP68级别的核心部件防水系统。更有甚者,在选装特定浮筒套件后,车辆能够实现浮水行驶。据悉,在今年10月中旬,一辆纵横G700在长江芜湖段成功完成了横渡,在约5公里/小时的流速下,用时22分钟航行了1480米。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浮水功能主要设计用于应急脱困场景,普通用户切勿在未经专业培训和充分安全评估的情况下,尝试进入深水区域。 而且,具备此功能的版本价格较高(据悉约70万元),并且需要厂家组织的专门培训,对于绝大多数用户并非必要选项。

所谓“空”,并非指飞行,而是其强大的互联通信能力。车辆集成了北斗三代与天通卫星双模通信功能,即使在完全没有地面网络信号的无人区,也能保持2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支持语音通信和位置共享。此功能在组队远征时尤为实用。系统还支持与无人机联动,可将无人机拍摄的实时画面传输至车机大屏,用于提前侦察前方未知路况,提升越野安全性。此外,系统能记录并生成三维越野轨迹模型,方便重复探索或分享路线。

在辅助驾驶方面,高配车型搭载了华为乾崑ADS 4系统,配备了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高清摄像头在内的27个感知元件,旨在实现全方位的环境感知。在越野场景下,系统能提供障碍物预警和辅助绕行功能。其窄路通行辅助和循迹倒车功能在实际使用中也展现了较高的实用性,尤其在视线不佳或路况复杂的越野环境中,能为驾驶者提供多一重保障。必须明确,这属于L2+级别的辅助驾驶系统,驾驶者仍需始终保持对车辆的控制权,专注驾驶,安全第一。

坐进车内,纵横G700的内饰设计打破了传统硬派越野车粗糙的工具属性。中控台采用了大量软性材质包裹,触感细腻,翻毛皮车顶提升了座舱的豪华氛围。吸引眼球的是那块35.4英寸的超长贯穿式屏幕,显示效果清晰,即使在强光下也有不错的可视性。

值得称赞的是,车内保留了大量实用的物理按键,特别是方向盘上的越野模式选择按键,采用凸起的金属材质,即便戴着厚手套也能进行盲操作,这比完全依赖触控屏的设计在越野场景下要安全可靠得多。其他配置如Nappa真皮座椅(带通风、加热、按摩功能)、多模式香氛系统(附带驱蚊功效)、支持零下6度到50度温控的车载冰箱等,都显著提升了日常用车的舒适度和便利性。尤为贴心的是,原厂还提供了外挂式制氧机和AED急救设备作为选项,对于计划前往高原或有特殊应急准备需求的用户来说,考虑得非常周到。

外观上,纵横G700方正的造型气场强大,长宽高分别达到5198毫米和2050毫米,视觉上非常魁梧。但设计师巧妙地在硬朗的线条中融入了一些圆弧过渡,避免了过于呆板的“方盒子”印象。前脸大尺寸的中网、可点亮的品牌标识、外挂式备胎以及侧开尾门等元素,都符合经典硬派越野车的审美。车尾的灯组还支持自定义文字或简单动画显示,增添了个性化趣味。全车超过30处的改装预留接口,也为越野爱好者后期加装诸如绞盘、射灯、顶箱等装备提供了极大便利。

捷途纵横G700根据配置不同,提供了多款车型选择,常规版本的价格区间在32.99万元至41.49万元之间,目前有限时优惠,起售价为30.49万元。对于主要在城市使用、偶尔进行轻度户外活动的用户,入门版车型的配置已经相当丰富。如果经常进行长途穿越或深度越野,那么中高配车型提供的空气悬架、卫星通信、更高级的辅助驾驶系统等配置会更有价值。至于具备浮水功能的特别版本,如上文所述,更适合有特殊需求的极少数用户。

经过深入的体验,我认为纵横G700并非为极限攀岩而生的纯粹竞技机器,它更像是一位实力均衡的“多面手”。它成功地在一个平台上,兼顾了硬派越野车应有的通过性、坚固性与豪华SUV的舒适性、科技感,同时凭借超长续航和可城可野的属性,切实解决了目标用户群体的核心痛点。

如果你对纵横G700产生了兴趣,我强烈建议你亲自到店试驾。重点感受它的混合动力系统在低速越野时的平顺性,体验不同路况下悬挂的滤震表现,同时也实际操作一下车机系统和各类物理按键,看看是否符合你的使用习惯。相信实际的驾驶和乘坐体验,会让你对这台“方盒子”的全面能力有更深刻的认识。

互动话题: 看完对捷途纵横G700的介绍,你觉得这种兼具硬核越野能力和家庭舒适性的“全能型”SUV,是否是你理想中的座驾?在选车时,你更看重极致的越野性能,还是全面的日常实用性?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