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试驾完猛士M817,传统越野车被啪啪打脸!这车到底好不好?

作为一个玩了十几年越野的老炮儿,我对新车的敏感度可能比年轻人还高。最近圈子里讨论很火的就是猛士 M817,听说这台车把扎

作为一个玩了十几年越野的老炮儿,我对新车的敏感度可能比年轻人还高。最近圈子里讨论很火的就是猛士 M817,听说这台车把扎实的越野底子和华为的智能系统捏到了一块儿,刚开始我还真有点怀疑 —— 硬派越野搞这么多屏幕和传感器,靠谱吗?直到上个月在沙漠试驾了一整天,才发现这台车是真的把 "野" 和 "智" 玩明白了。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这台车到底适合哪些人,买的时候该怎么选,日常用起来又有哪些坑要避。

在 4S 店见到实车时,我旁边的小伙子脱口而出:"这哪是 SUV 啊,简直是装甲车!" 确实,猛士 M817 的前脸设计太有冲击力了,大尺寸进气格栅跟坦克的装甲板似的,里面的蜂窝状结构其实是为了给发动机散热专门设计的,高速越野时能快速导出热量。有意思的是前大灯,看似简单的 LED 灯带里藏着三个透镜,远光灯能照到 150 米开外,上次在戈壁滩夜穿,这灯光比队友的改装射灯还好用。

侧面看过去,车顶的弧度很特别,不像有些硬派 SUV 那么方方正正。销售说这个角度是经过风洞测试的,高速行驶时能减少 12% 的风阻,别看这点差距,跑长途时百公里能省半个油。轮眉是我很满意的地方,原厂就留出了 3 寸的升高空间,玩车的朋友都知道,这意味着后期换大尺寸 AT 胎根本不用切割车身。后门把手藏在 C 柱上,刚开始总找不着,习惯了发现还挺实用,越野时泥水不会溅到把手上。

尾部的备胎罩是全金属的,这点必须点赞。之前开某日系车进藏,塑料备胎罩被碎石子打烂了三个。M817 这个罩子内侧还有隔音棉,跑高速时备胎晃动的噪音小了很多。四出排气看着唬人,其实左边两个是装饰,右边两个才是真排气,这种设计既能满足视觉效果,又能减少低速越野时排气管磕石头的概率。

买硬派 SUV 的人,没几个不琢磨空间的。我特意带着露营装备去 4S 店实测过:车顶行李架能固定 28 寸的自行车,后备厢在三排座椅立着的情况下,能塞进两个 60L 的登山包加一个折叠桌椅套装。把第三排座椅放倒后,居然塞下了我的全尺寸备胎和千斤顶 —— 要知道这俩物件加起来快一百斤了。

第二排的空间简直是为长途穿越设计的,座椅靠背能调到 145 度,上次带父母去草原,老爷子在后座躺了两个小时还说舒服。中央扶手箱深得能放下 4 瓶矿泉水,里面还有冷暖风出口,夏天放饮料冬天热咖啡都挺方便。让我意外的是第三排,我这种 180 斤的胖子坐进去,膝盖离前排还有两拳距离,比某款号称全尺寸 SUV 的七座车强多了。

储物空间的细节很贴心:方向盘下方有个专门放行驶证的小格子,开车时拿取特别方便;后门板能同时塞进折叠伞和保温杯;后备箱侧面还有 12V 电源接口,给车载冰箱供电正合适。不过有个小缺点,中控台下的无线充电板位置有点靠里,手机放进去容易被档把挡住,希望后期能改改。

上个月在库布齐沙漠试驾时,同行的有个刚拿驾照半年的小姑娘,本来我们都担心她跟不上队伍,结果这台车的 "沙漠模式" 帮了大忙。系统能自动调节油门灵敏度和四驱分配,她居然跟着我们跑完全程,回来还说:"原来沙漠开车这么简单!"

平时在市区开,这台车的悬挂调校挺让人惊喜。过减速带时不像传统硬派 SUV 那么颠,滤震效果接近城市 SUV。方向盘转向力度有三档可调,女生开可以用 "舒适模式",单手打方向不费劲;跑山路切到 "运动模式",指向性立马变精准。8AT 变速箱换挡很平顺,堵车时几乎感觉不到顿挫,这点比我那台老牧马人强太多。

重点说说越野性能。38 度接近角、31 度离去角,加上 280mm 的离地间隙,过炮弹坑时根本不用小心翼翼。上次在河滩交叉轴路段,左前轮和右后轮都离地了,电子限滑系统反应特别快,没等我踩油门,动力就自动分配到有附着力的车轮上。很实用的是 "蠕行模式",设定好速度后,油门刹车都不用管,车子自己就能慢慢爬过陡坡,新手也能玩明白。

不过有个小提醒:这台车自重接近 3 吨,市区油耗确实不低,纯油模式下大概 12-13 个油。但插电混动版本很实用,我家小区有充电桩,平时上下班纯电模式能跑 120 公里左右,电费比油费省多了。长途穿越时混动模式综合续航能到 800 公里,进藏都不用频繁找加油站。

作为一个曾经鄙视 "大屏车" 的老顽固,现在我得承认,华为这套乾崑系统是真能提升驾驶体验。15.6 寸的中控屏反应比我手机还快,语音控制特别灵,说 "打开空调 23 度"、"导航到最近的加油站",基本秒响应。很方便的是 "越野地图" 功能,能显示海拔、经纬度和坡度,上次在无人区差点迷路,靠着这个功能才找到正确路线。

辅助驾驶功能在高速上太香了。跑长途时打开车道保持和自适应巡航,手脚能放松不少。系统还能识别限速牌自动减速,过隧道时会提前打开大灯,这些细节比我那台加装的进口辅助驾驶系统还贴心。不过要提醒大家,越野时一定要关掉辅助功能,毕竟电脑再聪明,也不如老炮儿的经验靠谱。

车机互联功能深得我心。手机上的导航路线能直接投到车机上,露营时用手机 APP 远程启动车辆,提前打开空调和座椅加热,上车就是舒服温度。OTA 升级已经推送过三次了,最近一次更新后,语音指令里多了 "打开差速锁"、"切换越野模式" 这些专业功能,厂家这点做得挺用心。

玩越野的都知道,安全配置不是摆设,关键时刻能救命。猛士 M817 的车身用了 1500MPa 的热成型钢,相当于每平方厘米能承受 15 吨压力,上次在戈壁滩被石头磕了一下侧门,居然只是掉了点漆。7 个安全气囊从前后排一直覆盖到第三排,连侧气帘都延伸到了后备箱,这点比很多同级别车强。

主动安全配置里,我觉得很实用的是 "盲区监测" 和 "陡坡缓降"。在沙漠里跟车时,盲区监测能提醒旁边的沙丘后有没有来车;下长坡时打开陡坡缓降,系统会自动控制车速在 10 公里 / 小时左右,不用一直踩着刹车。有次我在泥地陷车,ESP 车身稳定系统帮我稳住了车身,最后靠低速四驱才脱困。

值得一提的是这台车的胎压监测系统,能显示每个轮胎的温度和压力,越野时特别重要。上次在沙漠玩沙,右后胎温度升到 80 度,系统立马报警,我赶紧停车放气,避免了爆胎风险。后来才知道,这套系统连备胎的状态都能监测,太专业了。

很多人觉得硬派 SUV 保养贵,其实 M817 还好。首保 5000 公里免费,之后每 1 万公里保养一次,小保养换机油机滤大概 800 块,比同级别合资车便宜。我专门问了售后,这车的混动系统电池组质保 8 年 15 万公里,基本覆盖了用车周期,不用太担心后期更换成本。

保险费用第一年大概 1.2 万左右,包含车损、三者 200 万和驾乘险。如果经常越野,建议加投一个 "无法找到第三方责任险",万一在野外磕碰了石头,保险公司能全赔。轮胎方面,原厂 AT 胎大概 1200 一条,比固铂、百路驰这些品牌便宜,耐磨性也不错,我那台试驾车跑了 3 万公里,胎纹还很深。

充电成本挺惊喜的,家用充电桩每度电 0.56 元,充满大概需要 25 度电,能跑 120 公里,折算下来每公里不到 1 毛钱。如果用快充,从 30% 充到 80% 大概 40 分钟,电费加上服务费每度 1.8 元,也比加油便宜。我算了笔账,一年跑 2 万公里,混动模式比纯油车能省大概 8000 块油费。

跟福特 F-150 猛禽比,M817 的优势在智能和舒适性。猛禽的越野性能确实强悍,但车机系统太老旧,辅助驾驶基本等于没有。而且猛禽是皮卡,很多城市限行,M817 作为 SUV 就没这个问题。不过猛禽的改装潜力更大,适合那些追求极致越野的玩家。

对比丰田兰德酷路泽,M817 的动力和科技配置有不少亮点。陆巡的可靠性毋庸置疑,但 2.8T 柴油发动机动力确实不如 M817 的插混系统,而且没有快充和辅助驾驶。不过陆巡的保值率更高,如果打算开两年就换车,陆巡可能更合适;但如果想长期持有,M817 的使用成本更低。

国产车里,坦克 500 也是个有力对手。两车价格差不多,但 M817 的越野硬件更强,全时四驱加三把锁是标配,坦克 500 只有顶配才有。华为的智能系统比长城的车机流畅度高不少,特别是语音控制和导航功能,用过的都知道差距。

目前在售的 Pro 版和 Max 版差 3 万块,我觉得 Max 版更值得入手。多出的华为 AR-HUD 太实用了,导航信息直接投在前挡风上,越野时不用低头看屏幕。后排座椅加热在北方冬天是刚需,而且 Max 版还多了后排独立空调和 12 个扬声器的音响,长途旅行体验好很多。

颜色方面,我推荐 "极地白" 和 "丛林绿"。白色是金属漆,耐刮性比普通漆好;绿色特别有风格,而且在野外不容易显脏。黑色虽然大气,但夏天吸热明显,越野时车顶温度能比白色高 10 度,不太推荐。

如果经常在城市开,选纯电续航 120 公里的版本足够了;如果喜欢长途穿越,建议选增程版,油箱更大,综合续航能到 1000 公里。总的来说,猛士 M817 是台既能带你翻山越岭,又能让你在城市里轻松代步的全能 SUV。它没有传统硬派车的笨拙,也不像城市 SUV 那样娇气,加上华为的智能系统加持,确实是这个价位里很有竞争力的选择。如果你既想满足越野爱好,又不想牺牲日常使用的舒适性,这台车值得重点考虑。

最后说句实在话,买车就像找对象,没有十全十美的,关键是适合自己。猛士 M817 可能不是每个人的菜,但对于那些既想保持野性,又想拥抱科技的玩家来说,它或许就是不错的选择。建议大家去 4S 店试驾一下,能找个有越野场地的地方,真正体验过才知道它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