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一则官方消息,在高二学生和家长圈中投下了一颗“石子”——2026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定于2026年1月17日举行。掐指一算,备考时间仅剩五周!

这场被称为“合格考”的考试,虽不似高考那般硝烟弥漫,却也是每位高中学子必须平稳渡过的一道关卡。它关乎毕业,更直接联动着未来的高考与升学。昨日一天,我们就收到了大量家长的咨询,为此,我们特地梳理了大家最关心的几大核心问题,希望能为您拨开迷雾。

01
谁须参考?三类人群需注意
根据规定,以下三类考生需要报名参加本次考试:
1.我省普通高中高二年级在校学生。
2.我省其他高级中等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等)二年级在校学生。
3.计划以“同等学力”参加2027年高考的我省社会人员。
前两类很好理解,第三类则让不少人心生疑问。这部分人群情况多样:有的未进入普高或职高,有的因故失去了原高中学籍,还有的处于自学或借读状态。以往,他们或许能通过开具“初中毕业满三年”的证明来获得高考报名资格,但如今这条路在许多地方已行不通。想要以“同等学力”身份报名高考,参加并通过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前提。
02
难度几何?通过真的
“孩子高一期末考试地理期末才考了20分,能过吗?”“高一历史一直三四十分,高二分科后又没有学,是不是悬了?”……面对家长的这些焦虑,我们来看一组事实。
首先,参考者主要是高二普高在校生、职高生,还有少部分社会青年,试题难度以基础为主。其次,考试结果虽然以“合格/不合格”呈现,但全省划定的合格线,会将不合格率稳稳控制在2% 以内。这意味着,超过98%的考生都能顺利通过。
再来听听“过来人”的感受。不少往年参考的同学反馈:“题目都很基础”“语数外一个半小时,其他六个科目一小时的考试时间,很多人半小时就做完了,快的甚至一二十分钟交卷。”所以,对于绝大多数认真对待的普通高中学生而言,充分利用好考前的这三十多天,针对薄弱科目查漏补缺,通过考试并非难事。
基础相对较弱的同学,想成为那98%,记住一定要写满!写满!写满!
03
若未通过,影响究竟有多大?
万一这次考试真有科目未能通过,也无需过度恐慌。高三时,你还有一次宝贵的补考机会。但我们必须清楚,如果补考仍未能过关,将会产生以下几方面的重要影响:
1.关乎高考资格与选科。新高考下,你选择哪几门作为高考科目,其对应的合格考就必须“合格”。例如,小李同学计划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组合参加高考,那么这三科的合格考他必须全部通过。如果生物不合格,他将失去高考时考生物的资格,要么更换选科组合,要么就与心仪的专业失之交臂。
有家长会问:“新高考赋分不是有30分保底吗?”没错,但这保底的30分,正是基于你的合格考成绩。只有合格了,这30分才会被计入高考成绩;若不合格,连这30分都没有。
2.关乎高中毕业证书。合格性考试,在某种意义上可视为高中的毕业考试。所有科目成绩合格,是获得高中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若有任何一门科目(包括非高考选考科目)最终未能合格,学生将只能拿到结业证书,而非毕业证书。
3. 关乎特殊招生途径。部分在综合评价招生中备受青睐的高校,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要求:合格性考试所有科目必须全部合格。一旦有“不合格”记录,就等于主动关闭了通往这些大学的大门。

合格考,是检验,更是奠基。它看似平凡,却为孩子们的高考征程铺就了第一段坚实的跑道。五周时间,用心准备,足以从容应对。希望各位同学都能稳住心态,积极备考,预祝大家在此次“小高考”中旗开得胜,赢得2026年的“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