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今年暑假罗马仕“暴雷”后,整个充电宝行业就变了天,机场安检更是瞬间严格,对于无3C认证的充电宝直接拦截寄存,无法登机。当然,对待安全就应该这样严苛,毕竟罗马仕暴雷的导火索,就源自3月20日杭州飞香港那次航班的行李架起火事故。

由于去年8月之前,国家对充电宝行业没有实施强制3C安全认证,在此之前购买的充电宝没有3C认证也合法合规,如果今年携带这类充电宝登机就会被拦截,而这些充电宝去哪了?
我看一则报道是说,机场会对拦截的充电宝免费寄存7天,7天后如没人领取,就视为旅客自动放弃,机场会找有资质的第三方公司进行危废处理。但第三方公司鱼龙混杂,我估计有些就是回收公司,最后又通过闲鱼等二手渠道回流市场。

我随便搜了一下闲鱼,就能找到大量疑似机场拦截的充电宝的卖帖,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容量不固定,品牌是随机,价格很便宜。最普遍的容量是10000-20000mAh,两个包邮才23-25元。还有30000mAh大容量的充电宝,一个25元包邮。

关键在于,这种随机的二手充电宝都没有3C认证。虽然没3C认证不代表质量就有问题,在家里或公司用都没问题,但肯定无法登上飞机。

此外这些充电宝大多都是22.5W的普通输出功率,但基本都是Type-C充电口了,没看到MicroUSB充电口的“老古董”。


最后我随便找了两张照片,可以看到还有小米早期的1万毫安充电宝,三星的充电宝和很多不知名充电宝,有两个外壳标注“66W”一看就是杂牌,圈子里调侃“66W”是型号名字,不是功率输出。总体来说价格虽然便宜,但也不容易捡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