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路上的车,就像我们不断向前的人生,想要看到理想的收入,就只能把油门继续踩下去,让车子继续向前”。这是小拉出行网约车司机李文发在朋友圈里的一段文字。

一年半以前,40岁的李文还在上海浦东的写字楼里按部就班地打卡上班,但没想到因为公司业务方向的改变,他和整组同事都遭裁员。“我当时以为很快就能找到工作,但前前后后找了三个月,投出去的简历都没有结果,偶尔能去面试的岗位薪资也和自己能接受的差比较多,所以想想还是回老家了”,李文感慨道。
回到沈阳后,李文也没能如愿找到合适的工作,一时间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与精神内耗中,“当时很崩溃的,感觉自己未来就没有希望了,不知道怎么面对”。
去年年底,在家人的鼓励下,李文决定先找一份过渡的工作,“想的就是送外卖或者开网约车,但又不知道究竟能不能干好、能不能挣钱,遇到熟人咋办会不会尴尬”。虽纠结,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持续没有收入带来的危机,比面子更容易压垮人。最终他选择了加入小拉出行,“跑外卖体力上有些跟不上,家里有车,小拉这边抽佣低、单量还可以,规则相对简单,而且可以自由抢单,综合比较下来更适合我”。
开网约车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堵车会焦虑、吃饭有时不能按时、坐久了会腰酸背疼,但好歹自由可控、多劳多得。一周的出车,让李文找回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我本来就是一个十多年驾龄的老司机,对沈阳也熟悉,所以上手还是比较快的,基本上一天能跑个300、400元”。
在小拉出行平台跑网约车的这近一年时间,李文去过最多的地方就是城区内的各个火车站,时常遇见搞错站点的外地游客,“遇到这类订单,我都会礼貌地再三确认,这期间也帮助了不少客人纠正了正确的目的地,得到他们的感谢,让我打心底里觉得有成就感,似乎因为我微不足道的一点热心,让外地客人为这个城市的印象加了分”。
每天十个小时的坚持,让李文有了稳定的收入,也让他充满内耗的精神得到了最简单的治愈,“每天都能见到很多不一样的乘客,有半夜赶着去做手术的医生、为爱奔赴或者吵架的情侣,也有喝高的中年人、充满着好奇的游客,他们会互相交流有些也会和我交流,我很感谢他们丰富了我这段时间的人生”。
最开始开网约车的那段时间,李文满脑子都是这单能挣多少钱,今天已经开了几个小时,每天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算流水。慢慢地,他的念头开始通达,“我把城市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跑遍了,从最初担心去的地方远了没有单子回来会不会亏钱,反复查看热点地图来回兜兜转转,到熟悉规则顺其自然,似乎那个为了求职不断递出简历却得不到任何回音的焦虑感在逐渐减少”。
在小拉出行平台,现在除了接网约车单,李文还会时不时接一些四轮小件订单,下车活动活动筋骨,帮用户搭把手,再安静地一人一车上路,看着眼前的道路与风景、轻轻跟着车里音响哼起小曲,“多挣一分钱心里更踏实,也能有时间和心情去思考后面的路该怎么走,心态上算是和自己和解了,也有勇气重新开始,后续有合适的机会会把握住,但即便重回职场也可以在小拉开开顺风车解压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