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晓星把最后一本课本塞进废品袋时,村口的拖拉机正 “突突” 地驶过。十五岁的她盯着课本上没写完的数学题,突然把书包摔在地上 —— 从初二下学期开始,她就听不进课,课桌抽屉里藏满了漫画书,考试成绩次次垫底,终于在又一次被老师批评后,咬着牙跟父母说 “我不上学了”。
辍学后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自由。她跟着同村阿姨去镇上的小饭馆洗盘子,油腻的水浸得手指发皱,月底结算时老板还扣了她五十块 “打碎盘子费”;去服装店叠衣服,店长嫌她 “不会推销”,干了半个月就被辞退;最后在一家小超市当收银员,对着复杂的折扣系统手忙脚乱,常收错钱被顾客骂。
“早知道当初就好好上学了。” 母亲坐在灯下缝衣服,语气里满是惋惜。林晓星攥着手里皱巴巴的零钱,心里又酸又涩 —— 她也后悔,可辍学了,还能去上什么学校?难道这辈子只能靠打零工混日子吗?
转机出现在外婆的生日。她跟着母亲去外婆家,看着外婆在厨房揉面做寿桃馍,粉色的面团在老人手里变成栩栩如生的寿桃,还点上了翠绿的 “叶子”。“晓星手巧,要不要试试?” 外婆把一团面团塞进她手里,温热的触感让她心里一动。
那天下午,她跟着外婆学做了最简单的花馍,虽然捏得歪歪扭扭,外婆却笑得合不拢嘴:“比你舅舅小时候强多了!我听邻居说,西安有个新东方,专门教做面点,不用看学历,你要不要去问问?”
林晓星的心跳突然快了起来。她当晚就用手机搜索 “西安新东方 初中辍学能上吗”,招生页面上的回答让她眼睛发亮:“零基础、无学历要求,面向所有想学习技能的学员开设中式面点、西式烘焙等专业。” 她还看到了学员故事,有个和她一样辍学的女生,毕业后在连锁早餐店当师傅,工资比她现在高好几倍。
第二天,她鼓起勇气跟父母说了想法。父亲沉默了很久,最后叹了口气:“只要你真的想好好学,爸就陪你去看看。”
坐了三个小时的大巴,父女俩终于到了西安新东方。招生老师听完她的经历,没有丝毫嫌弃,反而笑着递来一件干净的围裙:“来,体验课正好在开,试试做蝴蝶酥。”
实操教室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大理石面案上。林晓星跟着老师的步骤揉面、开酥,第一次尝试时酥层粘在了一起,她急得快哭了。老师蹲下来,手把手教她调整面团温度:“别慌,面点讲究耐心,你看,这样慢慢擀……”
当金黄酥脆的蝴蝶酥从烤箱里取出来时,林晓星尝了一口,甜香在嘴里散开,眼眶突然热了 —— 这是她辍学后,第一次觉得自己有了 “能做好一件事” 的底气。老师拿出课程表给她看:“我们的中式面点班针对零基础学员,从揉面、发面教到花样造型,学完还推荐就业。很多像你一样的学员,毕业后进了大酒店、连锁餐饮,有的还自己开了小店。”
离开学校时,夕阳把实训楼染成了温暖的橘色。林晓星攥着报名单,心里满是期待。她终于明白,初中辍学不是人生的终点,像西安新东方这样的职业学校,就是给她这样的孩子重新出发的机会。面案前的每一次揉、捏、烤,都在为她按下人生的 “重启键”,铺就一条靠手艺立足的崭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