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台湾问题上“玩火”,又想修改“无核三原则”,高市早苗挑衅犯众怒,遭到中俄朝韩谴责。作为日本的重要盟友,特朗普看不下去了,给中方打完电话后,又忙着给高市早苗打电话,想要给紧张局势降温。
高市上任刚满一个月,就连续在台湾、历史、领土、安保等问题上频繁挑衅。她不仅宣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还暗示可能行使集体自卫权,并进一步推动修改和平宪法。日本国内当场炸锅,东京、京都等地连续数日出现示威,民众举着“高市辞职”“不要战争”的标语,喊出了他们真正担心的东西:日本可能再次被极端路线绑架。
然而,面对这样的局面,高市早苗仍然拒绝收回错误言论。中方态度立即变得非常明确。外交部强调,日本必须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停止在核心利益上制造麻烦。这不是外交辞令,而是底线提醒,要知道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联合国2758号决议早已确认日本没有任何资格插手。
实际上,高市的挑衅不是意外,而是日本内部结构性问题的集中爆发。日本经济停滞多年,人口下滑严重,全球产业竞争力不断下降。越是衰退,越想在安全领域找突破口。这种“经济走低、安全冒进”的反向加速,是日本右翼长期推动的结果。他们从未放弃突破和平宪法的目标,而高市就是这种结构矛盾中的代表人物。

她刚上台,执政基础还不牢固,需要极端议题来提升支持度,也需要制造风险来推进她的政治路线。因此,核议题被她摆上桌面。自民党召开安保调查会,讨论修改国家安全战略,“无核三原则”成为焦点。日本长期积累的核禁忌被她公开挑战。日本明明是被核打击过的国家,却有人要让核成为政策选项。日本民众反应强烈,他们认为这是对宪法和历史的背叛。但对高市来说,这就是她想要的政治筹码。
当前,日本正在实质性松绑军事限制,从武器出口,到自卫队推演核威慑,再到最大核电站重启,日本右翼正在加快突破步伐。日本储存的分离钚足以制造数百枚核弹,这是公开数据。外界担心的是,高市的核言论会让禁忌一旦打开,就再也关不上。
因此,俄罗斯、韩国、东盟都已经发出警告,俄方直言日本正在再军事化;韩国立即抗议日本对独岛的表述,而东盟国家更担心地区战略不确定性被日本人为扩大。也就是说,高市的动作不是日本内部问题,而是整个地区的风险点。

对此,中国则采取反制措施直击日本的软肋。从外交到经贸,从旅游到文娱,中国的动作层层推进,日本旅游业、教育业、影视业受到直接冲击。据统计,日本旅行社订单暴跌,GDP被预估减少0.36%,损失可能超过2万亿日元。日本高校担心生源锐减,文娱产业更是痛失最大海外票仓,中国的反制正在让日本真正认识到挑衅的代价。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出手了,特朗普在24日晚上跟中方进行了通话,他为何选在这个时间点?原因非常清晰。
第一,美国要避免台海出现意外冲突。特朗普正在推进贸易协议、经济议程、对外布局,不希望任何地区热点打乱其节奏。高市的言行让台海风险升高,美国必须拉住底线。
第二,美国要控制日本右翼越线。美日是同盟,但主导权一直在美国手中。美国从未允许日本核武化,也不允许日本在台海议题上走得太远。高市的言行让美国感到不安。美国不想看到一个无法控制的日本。

第三,美国要稳定中美对话框架。特朗普此时致电中方,说明双方沟通正在恢复。如果因高市制造紧张,导致中美刚重建的沟通机制受损,这不是美国愿意看到的。
第四,美国要避免被日本“绑架”。高市的核言论、挑衅动作让美国承担了额外的国际压力。美国不愿为日本的冒进行为背书,也不愿卷入高市制造的风险。
所以,美国必须出手降温。于是,特朗普致电中方,也与高市进行通话,日本方面承认电话是特朗普主动提议,这说明美国正在重新校准日本的位置。
把这几件事连在一起,就能看得更清楚,高市上任后的极端路线,引发地区不满、激化中日矛盾、挤压日本外交空间,也逼得美国不得不重新介入。中国的反制正在产生实质效果,日本的“战略冒险主义”正受到全面牵制。
接下来还有一个关键点。日本的极端路线与地区和平结构是对立的,和平宪法不是文字问题,而是支撑东亚稳定的制度基础。日本右翼一直想突破这个限制,而高市正在把这种目标变成现实的政策动作。如果不及时制止,日本可能会继续在错误方向上加速。

美国现在介入,说明高市已经突破美国设定的红线。美国不希望看到一个拥有核能力、在地区挑衅、制造不稳定因素的日本。美国需要可控的盟友,而不是一个带来额外风险的变量。但从趋势来看,即便美国出手降温,短期内局势仍然紧绷。高市的政治路线基于内部竞争,她不会轻易退让,日本右翼长期积累的政治力量,也会推动这种冒进路线继续往前走。地区安全结构将面临更多压力。
高市的路线不是战略选择,而是政治算计;不是安全提升,而是风险制造。她把东亚拖向不稳定的方向,也让日本为此承担代价。美国的介入说明连华盛顿都不愿再看下去。最后,用一句话警告高市早苗:玩火者必将自焚。“玩火”已经危险,“玩核”只会让局势走向不可控。
好,关注小彻,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