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数字不是偶然,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中国人三十年来对“铁饭碗”的执念。从90年代的下岗潮,到如今的AI危机,一代代人都在寻找那个叫“稳定”的安全感。今天咱们就唠明白这件事。

一、爹妈那辈的下岗创伤,成了这代人的家族使命
90年代下岗潮,砸碎的不只是饭碗,更是很多家庭对“单位”的信任。那种“说没就没”的不安全感,深深烙进了一代人的记忆里。而这种记忆,完美传给了他们的独生子女——“小皇帝”们。他们从小是全家希望,背负着整个家族“绝不能掉阶层”的压力。爸妈的经历成了最真实的教育:个人奋斗在时代面前很脆弱,只有体制能保底。
所以,国考热是两代人“合谋”的结果:父母用自身经历催孩子“求稳”,孩子作为独苗,也赌不起。考公不是为了理想,而是完成一场家族保卫战。

二、独生子女的人生,被“安全”绑得太死
这代人从小被捧在手心,却也失去了“冒险”的权利。他们的人生路径高度雷同:上好学校、进好单位,一步不能错。任何偏离主线的选择,都可能被视作对家庭不负责。
结果就是,本该闯荡的年纪,集体陷入了“避险模式”。当AI危机传来“大规模失业”的信号,他们唯一熟悉的逃生通道,就是冲向体制内——这是家族认可、风险最低的路径。

三、为啥非要“上岸”?因为见过特权的诱惑
在过去几十年的社会转型中,一些腐败案例让人看到:权力和关系,有时候真能“绕过风险”。
这种认知,加上独生子女家庭极高的风险厌恶,让“进体制”的心态悄悄变了味——从朴素的“做公仆”,部分异化成对“规则制定权”的追逐。因为掌握分配权,就能保护自己、甚至整个家。

四、AI危机来了,躲进体制真的安全吗?
AI的冲击,让这场寻求安全感的游戏达到高潮。但它也暴露了两个残酷真相:
体制不是避风港:AI同样会重塑政府工作,未来需要的是能驾驭技术的人,而不是墨守成规的执行者。你挤破头进去的位置,可能正在消失。
社会正在走错路:最优秀的年轻人不去创造未来,反而扎堆寻求旧体系的保护。这是对人才的巨大浪费,也是我们应对未来危机的战略失误。
结语:真正的稳定,是自己成为那座山
从下岗一代到独生一代,我们被历史的影子推着走。要打破这个循环,需要三方改变:
社会得真公平:打破特权、健全社保,让每个人敢闯敢拼。
家庭要敢放手:让孩子试错,认同多元成功,别把全家的希望压给一个人。
年轻人得觉醒:最大的风险不是失败,而是从未活过。真正的铁饭碗,是你的能力、视野和创造力。
否则,我们只是在重复恐惧:被政策塑造,被风险吓退,最后缩在旧的壳里,等待下一波巨浪。

是结束这场代代相传的焦虑的时候了。否则,我们捧在手心的“小皇帝”,终将成为困在“稳定”幻觉里的“考试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