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男大学生给大叔 “当陪玩” ,舍友举报给学校反被指责多管闲事

凌晨一点,宿舍台灯下,男大学生正盯着屏幕校准体感设备。“叔,您膝盖再抬高10度,对,保持3秒”,屏幕里的大叔跟着《健身环

凌晨一点,宿舍台灯下,男大学生正盯着屏幕校准体感设备。“叔,您膝盖再抬高10度,对,保持3秒”,屏幕里的大叔跟着《健身环大冒险》的节奏发力,男生手腕上的运动手环同步显示着对方的肌力数据。

“砰”的一声,舍友摔门进来:“都什么时候了还打游戏!天天陪老头‘开黑’赚那点钱,真没出息!”男生刚要解释,手机震动——“康复辅助服务费5000元”的到账通知弹了出来,这是大叔付的月度费用,在舍友眼里却成了“陪玩报酬”。

他学运动康复专业时,就发现传统康复太“反人性”:术后病人重复举哑铃、练关节,多半会半途而废。他试着用体感游戏设计训练方案,把康复动作融入游戏关卡,在实训时帮一位老奶奶把康复依从性从30%提到80%,这让他认准了这条路。

认识大叔是因为亲戚求助。大叔膝盖术后卧床两个月,肌力只剩术前的40%,医生让做直腿抬高训练,他练了三天就嫌枯燥放弃。男生带着Switch去家里,把直腿抬高变成“游戏打怪”——每抬一次腿就能积累能量,达标后解锁新关卡。

“陪玩”远没那么简单。他先给大叔做肌力评估,把训练拆成“每日15分钟基础关+周末30分钟进阶关”;怕动作不标准伤膝盖,他用视频逐帧调整角度,给大叔寄去护膝和运动手环同步数据;发现大叔膝盖水肿,立刻修改方案加入冷敷提醒。

两周后,大叔能自己上下楼了,肌力提升到65%。他主动提出每月付5000元:“你这比康复师还贴心,我愿意花钱买这份‘有趣’”。男生把费用拆成“方案设计+日常指导+设备维护”,每次服务都记在康复日志里。

非议从舍友拍视频开始。舍友看到他和大叔在《舞力全开》里“对跳”,偷偷录下来发给辅导员,配文“沉迷游戏陪玩,影响学风”。学校很快找男生谈话,语气严肃:“若存在违规兼职,要严肃处理”。

澄清来得猝不及防。男生带着康复日志去办公室时,大叔已经在等他,手里攥着厚厚的检查报告。“老师,他不是陪玩,是我的康复师”,大叔翻出术前术后的肌力对比图,“我之前连路都走不了,现在能陪孙子踢毽子,全靠他用游戏帮我练”。

他点开手机里的服务合同,“运动康复辅助服务”的字样格外清晰,还有每次训练的打卡记录和调整说明。辅导员看完沉默片刻,转头对赶来的舍友说:“未核实情况就随意举报,是对同学的不尊重,你需要道歉”。

舍友涨红了脸,攥着男生的康复日志:“我以为你就是打游戏……没想到这么专业”。

现在,男生的“趣康复”线上工作室开起来了,客户都是术后需要康复的中老年人。他把《健身环》《节奏光剑》变成康复工具,还拉着同专业的同学做直播,教大家用游戏做基础锻炼。

有人问他被举报的感受,他晃了晃手里的运动手环:“把专业做成别人误解的样子,说明我做得还不够直观。但靠技能帮人康复,这份钱赚得踏实,比什么都重要”。

你见过“把专业玩出新花样”的故事吗?评论区分享,为创意与热爱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