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作为全省教育高地,卷是真卷。高中逼的人废寝忘食就不说了,初中也是越来越多人卷入课外培训中;现在好了,小学也是卷得家长鸡飞狗跳。

据厦门招考报道,区质量监测今天开考,某区小学四年级质量监测终于尘埃落定——昨天,学校突然接到通知,质量监测14日开测。此次是抽考,即每所学校只抽30%的学生。父母们松了口气——终于要终结“新课停摆转入复习、不停模拟考”的局面。理论上质量监测要猝不及防下进行,但现实总是很骨感,质量监测的消息早早传开了,从开学初,多校周周考试,一周都要考好几次,有妈妈说,国庆小长假,发了14张练习卷。还有家长说,因为通知14日要监测,昨天停课做卷子。这样一来,学习进度又落下了。其他区的数学已经教完“角的度量”了,而孩子所在的学校因停课复习,才学完“1亿有多大”,差了两个单元。家长担心,接下去又要赶进度,造成恶性循环?
为啥一个小小的区质量监测,会让各校严阵以待,备考“战线”拉得很长?说到底,区质监对孩子影响其实很小,考得不好也不影响后面的学习和成绩,也不会影响小升初。但对学校影响就大了。
考得好的学校,自媒体拿到成绩单后,可以公然排出TOP1、TOP2、TOP3的学校。这对学校声誉可就影响大了。上榜“牛小”,家长们在幼升小中就可以作为择校指南。君不见,厦门实小、厦门外附小和厦门二实小,是厦门公认的三大“牛小”,学区溢价远超其他小学。其他像演武小学、松柏小学、槟榔小学、前埔南小学、康乐小学等,也是排名靠前。这些小学之所以牛,一方面是缘于他们是清北生源大户,另一方面,是在历次质监质检中,成绩排名靠前。

厦门小学的清北生源。
要知道,小学是不允许考试排名的。偶尔露真容的机会,也就是质检质监。问题是,质监成绩好,未必意味着学校的教学质量真的很好,也可能是学校准备得好——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孩子甚至家长加班加点辛苦刷题还是能起到作用的。但家长们择校哪管得了这么多,“牛小”卷,老师抓得紧,家长才放心。所以各小学一旦遇到质检质监的机会,必然不遗余力去推动。
学校一重视,教师就得大卷特卷。学爸曾看到一个说法,小学教师就是最好的编制,任何编制都比不了,包括公务员,包括大学教师。因为工作难度低,不存在备课压力;收入不比任何阶段的老师差;小学的学生好看管,知道怕老师,服从管教;老师们不用继续学习,并且也没有任何的升学压力。现在看来,提出这个说法的人,还是太年轻了。
小学老师虽然没有升学压力,但也有班级竞争压力呀,哪怕是平时期中期末考试,你教的班级排名考后,评优评先评职称是不是就没那么有底气?一旦质监成绩拖了后腿,见人都得矮三分。至于“小学老师不用继续学习”,也是老黄历了。新的形势是,小学生源减少,小学老师得不断学习,可能得升上去教初中的,或者习惯教语文也得改教数学。一句话,小学老师,别想躺平。
尽管现在国家层面都在反内卷,但各行各业还是压力山大。作为家长,还是少抱怨,多做好家校配合,让孩子提前适应各种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