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培星小学举办专题讲座 聚焦青春期亲子沟通与情绪管理

当孩子悄然迈入青春期,“高敏感”的内心藏着不为人知的波澜,“高自尊”的背后盼着被读懂的期待,亲子间的沟通鸿沟如何温柔弥合

当孩子悄然迈入青春期,“高敏感”的内心藏着不为人知的波澜,“高自尊”的背后盼着被读懂的期待,亲子间的沟通鸿沟如何温柔弥合?10月30日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特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知子花高级心理讲师张丹霞,带来了一场聚焦“青春期情绪管理与亲子沟通技巧”的专题讲座,用专业视角与实用方法,为家长们解决育儿痛点。本次讲座在徐校长的主持下拉开帷幕。

同心共育 揭开共性焦虑,开启理解之门

培训伊始,一份详实的家长需求调查报告,精准戳中了大家的“心头事”:72.43%的家长关注孩子情绪管理,73.09%在意学习习惯,70.1%担忧挫折应对,64.78%困扰于电子产品自我管理。这组清晰的数据,不仅让老师们更精准地把握家长核心诉求,更让家长们豁然开朗——“原来我的焦虑并非个例”。这份跨越个体的共鸣,让家校共育的第一步——“共情与理解”就此扎实开启。

洞见心声  打破认知误区,唤醒沟通觉醒

张丹霞老师用生动案例打破家长们的认知壁垒,抛出关键成长阶段的教育优先级:“7-9岁应重点关注学习习惯,9-12岁要聚焦情绪管理,12-18岁需尊重边界”。这一精准解读,让许多家长恍然大悟:“原来之前的关注方向偏了!”随后,一段《父与子的锁》短视频让现场陷入沉思:爸爸因孩子玩游戏不吃饭勃然大怒,孩子因不被理解闭门抗拒,一场亲子“对抗”就此爆发。而当视频里的爸爸放下姿态,主动了解孩子的偶像,重新为孩子煮面时,现场家长纷纷感慨:“原来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是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

觉知而行 从理论到落地,解锁共情密码

专业理论与实战演练的结合,让家长们快速掌握了可直接落地的沟通技巧:

(1)分组深度实操:家长以小组为单位,沉浸式参与“倾听练习”与“共情四步法”实操体验,强化技能落地。

(2)主题讨论顿悟:在“爱的5种语言”环节,家长们深刻意识到孩子更需“肯定的言辞”,而非单纯物质奖励。

(3)模拟场景转化:通过“不想写作业”模拟沟通,家长运用“重复事情→确认感受→表达心意→提供支持”四步法,将指责转化为温柔接纳。

活动尾声,徐校长在总结中强调:本次讲座以“转变教育观念,赋能孩子成长”为核心,着重强调尊重孩子个体本身的重要性,针对4—6年级家长,特别提醒需重点关注孩子情绪管理能力,通过倾听共情、换位思考走进孩子内心,切实守护孩子身心健康。她特别指出,此次学习并非教育的终点,而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起点。未来,学校将持续收集家长育儿难题,提供精准专业的培训与指导,全力推动家校社协同,共助孩子健康成长。

笔尖凝聚初心  家校携手护航

从“独自焦虑”到“共同学习”,从“不知如何开口”到“熟练运用共情技巧”,这场培训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家校共育的深度联结。培训结束后,满溢的感悟化作笔尖的温度,老师与家长们纷纷记录下专属的成长印记,字里行间满是教育理念的共鸣、家校共育的期许,更凝聚着为孩子护航的赤诚之心。

短短一个多小时的培训,却让每位参与者收获满满。老师们在专业分享与思维碰撞中,明晰了家校协同的新路径,将把更科学的教育方法融入未来教学;家长们则拨开育儿困惑的迷雾,读懂了孩子成长的真实需求,更坚定了与学校同频共振的教育初心。未来,培星小学将持续搭建家校沟通的坚实桥梁,让老师与家长携手,用理解与陪伴,陪孩子平稳走过青春期,守护每一颗童心向阳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