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印象中的方大同还是个年轻富有创造力的中生代音乐才子,甚至也被称作“R&B教父”,他献给了华语乐坛一点黑人音乐的律动。
谁也不会想到一场慢性病会让他的生命在41岁戛然而止。

大多数人都听说过这个名字,也听过方大同的几首大热歌,比如《特别的人》《love song》《三人游》,但回想起来,他似乎也并未大火过。
因为方大同的使命并不是成为一位明星,他吃素,性格淡如水,却想探索音乐的边界,在这个世界里成为一名艺术家。
除此以外,他还发行过自己创作的儿童绘本《艾美梦游》,他的精神世界远比现实世界广阔得多。

他并不习惯或许也不善于活跃在娱乐圈,所以即便在他人气巅峰时,也很少在综艺节目上看到他。甚至他与薛凯琪仅有的一点绯闻,也在他长期的否定中告吹,没能成为一个娱乐圈常见的制造流量的话题。
提到创作型流行歌手的标签,方大同可能是仅次于周王陶林的音乐人之一,但即便站上这样的地位,他却还要为音乐厂牌的预算而发愁,甚至他还要用音乐辟谣自己在云南种地的假消息。

或许真正踏入艺术的人并不能过得太顺,就算后期疾病把他的声音机能吞噬大半,他却还能用自己的才华打破瓶颈,创作出精品音乐。
偏执又有天赋的梦想家总是早逝,他们把生命的大半都献给了自己热爱的东西,方大同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往流行的方向探探身子,吸引更多人走进并支持他的艺术世界。再想起正好反过来的偶像周杰伦,作为乐迷来说,两个人都挺让人唏嘘。
一个淡如水的人轻轻地走了,甚至死讯也要等到“头七”过后才公之于众。而他的离去,也让我脑子里浮现了“初老症”这个特殊名词。
初老症是指年轻人出现类似年老的症状,如体力下降、容易疲倦、皮肤松弛、记忆力减退、对生活的兴致不足。
而我想说的是认知感受上的“初老症”。

2月份,大S和方大同相继离去。虽然他们不过一个是演员,一个是歌手,但他们都在我们的文化记忆里占据了自己的位置。
加上前几年的李玟、吴孟达等人,这些熟悉的名字都化作了天上的几颗星。
时间正在把我们构建的认识世界从我们身上剥离。“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没办法,没有任何生命能够对抗时间。
我们到了亲人离去,熟悉的一切都在变化的年纪。这些事情好像在反复的告诉我们:自己也已经开始老去了。
这种体验就像一个老头,他拨通了朋友的电话,方才想起朋友已经在一个月前驾鹤西去了。
我想这便也是“初老症”的一种表现。

不过新鲜的事物仍在源源不断的涌现,它们仍旧在唤起我们对生活的激情。
别跟过往过不去,也别跟未来过不去,更不要跟自己过不去。
承认世间和自己的局限,才能保持对生活的坦然。
这些骤然离世的名人也再一次次告诉我们:死亡也许是人间最公平的东西。
珍爱生命大过一切,只要健康地活着,世界总会在恰当的时候展现它的精彩。
工作之余,多多关注自己的身体,让生理上的“初老症”来得再晚一点。
最后,祝愿方大同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延续自己的音乐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