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赏帖』范仲淹《与尹师鲁札》,用笔清劲,结体率真天然

范仲淹《师鲁帖》,又称《与尹师鲁札》,纸本,纵32.8厘米,横39.2厘米;跋纵32.8厘米,横18厘米。现藏于中国台北

范仲淹《师鲁帖》,又称《与尹师鲁札》,纸本,纵32.8厘米,横39.2厘米;跋纵32.8厘米,横18厘米。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吴县(今苏州市)人,举进士。道德文章为后世宗仰,所作《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句,传诵千古,仁人志士为之激励。官至参知政事,谥文正。

释文:仲淹顿首。李寺丞行。曾□□□□递中。亦领来教。承动止休胜。仲淹此中无□□。儿子病未得全愈。亦渐退减。田元均书来。专送上。近得扬州书。甚问师鲁。亦已报他贫且安也。暑中且得未动亦佳。惟君子为能乐□。正在此日矣。加爱。加爱。不宣。仲淹□。师鲁舍人左右。四月二十七日。

“前七月十四札,白纸本,行书十三行,内有文正十六世孙谨藏图书印,前后收藏旧印难辨,后四月二十七日札,淡黄纸本,行书十一行,前后押有收藏旧印。此为清安岐《墨缘汇观》语。另清吴昇《大观录》亦记为二札,至《石渠宝渠》所录仅此“四月二十七日”后札,想入内府前已佚。

黄庭竖《山谷题跋》谓:“范文正公书落笔痛快沉着,极近普宋人书,往时苏才翁笔法妙天下,不肯许一世人,惟称文正公书,与《乐毅论》同法……盖文正钩指回腕,皆优入古人法度。”安岐论此帖则谓“用笔清劲”,实一语中的。观此帖淳和蔼然,纵逸端庄,举止闲雅,如沐文正公君子忠节之风。按范仲淹传世名迹尚有《伯夷颂》、《道服赞》。《伯夷颂》楷书大半寸余,“构体方严,点画劲正,昌明博大之气奕奕于毫端见之。”《道服赞》小楷,“行笔瘦劲,风骨峭拔”,格调正与此札相合。唯尺牍结体率真天然,稍异于楷书遒正之笔。

此札后原附洪迈、尤袤、杨万里、泰不华、胡助、柳贯、汪泽民、郑僖、戴仁、吴宽、王世贞等宋、元、明人跋。跋文可见吴昇《大观录》。入内府时仅存尤尤袤跋,其他均不知失于何时。

盖范文正公有敢言之名,尝论事吕夷简相国而贬知饶州,尹师鲁、余靖、欧阳修等论救均从贬滴。尤跋所述尹舍人师鲁事即此,所谓“此一卷帖情义淳淳不啻兄弟,盖二公爱君忧国,道合志同,其相与之厚自应尔尔。”直教后人感佩。

释文:方范文正因与吕文靖争论上前。贬饶州时。尹舍人实上书。愿得俱贬。监郢州酒税。此一卷帖。情义谆谆。不啻兄弟。盖二公爱君忧国。道合志同。其相与之厚自应尔耳。淳熙乙巳清明日梁谿尤袤敬观。

宋宝元年间西夏师起,宋仁宗复起用范公为帅。及吕相致仕召还,倚文正为国之柱石,而公亦以天下为已任。及卒,中外震动,及属羌皆画像以祠,羌首犹哭之如父,可见公之威仁远布。观其字亦可知其凛凛正气、高风亮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