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并不是活在国家之中,而是活在语言之中。这句话出自“合金装备5”的开篇。游戏中的反派制造了一种可以识别语言的寄生虫,一旦感染者说特定的语言,就会毒发身亡。毁灭一个文明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的语言在世界上消失,但有的时候,一门语言也能在灾难中创造奇迹。这就是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电影“波斯语课”。

电影讲述了在被送往集中营的路上,犹太青年吉尔斯用半个面包换得了一本波斯语书籍,他用这本书谎称自己是波斯人,而恰巧集中营上尉一直想要学习波斯语,于是吉尔斯得以在一场屠杀中幸免于难,被带去见上尉。上尉科赫想要在战后去往德黑兰,因此他迫切希望有一个人能教会他波斯语。吉尔斯为了活命,只能信口胡诌几个波斯语单词,上尉则将信将疑地将他留在了身边。之后,上尉提出要吉尔斯每天教他四个单词,编造出这些单词容易,但要把他们都记住,吉尔斯。没日没夜的练习。
直到有一天,上尉觉得每天4个单词进度太慢,要吉尔斯当晚一次教他40个单词,这对于吉尔斯而言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在他同时还负责为上尉统计犹太囚犯的信息,于是他灵机一动,用这些囚犯的名字编造出波斯语单词,顺利的瞒过了上尉。在之后的几个月里,吉尔斯每天利用给犯人盛饭的机会记忆人名,编造单词。与此同时,他也见证了那些被他记下名字的同胞们一个个逝去。终于,盟军的部队打到了这里,上尉逃往德黑兰,但却因为一口胡诌的波斯语被识破并抓获。吉尔斯则向盟军提供了2840个被他记下的集中营囚犯的名字。

终于,这些上尉口中无名之辈的名字成为了尚未扣除催命的诅咒,也铺就了吉尔斯通向自由的道路。作为一部讲述集中营历史的电影,“波斯语课”几乎没有那些残忍血腥的镜头,但整部电影看下来却很难不让人觉得恐怖,电影中的世界仿佛处在一场永远不会消散的迷雾之中。太阳被遮蔽,犹太人的生活朝不保夕,而主角吉尔斯更是每日在尖刀上行走,稍有不慎,前一秒还温和的上尉就会让他受尽折磨。而更可怕的是,与此同时的德国官兵还在因为一些小事互相打着小报告,在闲暇时组织郊游,把这些残忍的暴行当做普通工作一般,扭曲人性之中的冷漠比电影中的天气更让人不寒而栗。

电影中有一幕颇为讽刺,院中的犹太人在被奴役劳动,上尉却用那些犹太人名字编造的波斯语吟诵着一首歌颂和平的诗。或许他真的向往和平,在战争之前,他也只是个餐馆的主厨,战争结束后,他的梦想也是去德黑兰开餐厅。他不承认自己是杀人犯,因为他的工作只是负责集中营的伙食,但毫无疑问,他是杀人犯的帮凶。他所向往的生活是建立在对无数生命漠视之上的。任何人放弃对善恶是非的判断力去服膺权威,那么最平凡的人也会导致最极端的邪恶。
电影并没有如往常一般塑造一个典型的善恶二元对立,主人公吉尔斯胆小懦弱,但也会在在目睹无数同胞被残害后选择牺牲自己,上尉冷血残忍,却也会在和吉尔斯的接触中表现出温和关心的一面。人们或许会在这样的剧情中觉得上尉并非十恶不赦,立场也会跟着摇摆不定,但2840个犹太名字组成的波斯语已经代表历史宣读出最公正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