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为什么德国队学习西班牙队踢传控足球,没有起到太好的效果?

前几年德国队走了一些弯路,为了能够赶超世界潮流,与西班牙等队抗衡,他们是选择了传控足球的道路。从青训开始,大力培养一些技

前几年德国队走了一些弯路,为了能够赶超世界潮流,与西班牙等队抗衡,他们是选择了传控足球的道路。

从青训开始,大力培养一些技术型的人才,追求“小、快、灵”,挑选人才的时候,优先是选择那些个子不高、技术出色的球员,然后选拔作为国家队的主力人选。

于是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技术型人才在德国队脱颖而出,穆西亚拉、格纳布里等人都在这个时期不断涌现。

然而现实给德国队来了沉重的打击,2018年世界杯还有2022年世界杯,他们的表现是惨不忍睹,接连输给韩国、日本等对手,小组赛都没有出线。

昔日老牌强队,居然沦落到如此境地,也是让人痛心不已。

其实从球队阵容来看,德国队并不差,球队里也有很多的天才球员,格策、哈弗茨、萨内、穆西亚拉等人都不错,即使实力不济,也不至于世界杯小组赛就铩羽而归。

只能说他们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时候是出了问题。

之前担任德国青训主管的比埃尔霍夫,就发现了这个弊端。某次接受采访,他就语重心长谈了德国足球这几年所走的弯路,就是球员技术特点“同质化”的问题。

只看中技术、身高、力量还有对抗方面会忽视,球员的选择不再注重特点,而是只看中脚下技术。技术好的,能够录取;技术差,或者动作慢,不符合要求的就会被淘汰。

这也导致了德国队克洛泽退役以后,连个像样的中锋都没有,到最后只能靠菲尔克鲁格来救火。

过于迷恋传控,打地面,这是德国足球失败的客观原因之一。

说到这,很多人会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德国队为什么打传控会失败?与西班牙等队交手的时候会处于下风。即使踢的都是传控,怎么就是比不过别人呢?

在这里我得提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足球人才培养的可塑性。

平时看足球新闻,还有评论的时候,大家会经常看到“可塑性”这个词。一名年轻球员有天赋,我们会说他具有可塑性,具有发展的潜力。

这个可塑性,具体指的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量体裁衣”。根据球员身上的优势,扬长避短,从而达到培养成长、对团队有帮助的球员。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个概念,我拿西班牙队的亚马尔举例说明。

亚马尔这名球员,大家关注的会比较早。他从16、17岁就开始脱颖而出,逐渐地被足坛关注。这几年,他是表现出色,欧洲杯还有巴萨踢球的时候都取得了耀眼的成绩。

细心的朋友在这过程中也会发现,亚马尔的身高也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

他之前身高只有1米71,经过两年的成长,他的身高是达到了1米8,身体发育异常显著。

在这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亚马尔球技方面的调整。刚开始他会频繁过人、突破,到后面他会开始注重传球,传中和配合调度,用传切的方式来梳理起球队进攻。

身高的快速增长,这让巴萨对亚马尔的使用也有了一些变化。

上面这个过程,也就是“可塑性”的发展阶段,一名球员成长中所经历的过程。随着身高、体重、对抗等方面的变化,球员的技术特点也会随时转型。

这一切,是传控足球诞生的基础。

相比德国队,西班牙的球员为什么比较擅长踢传控?这是因为他们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会很注意球员身材变化之后的调整。

比如身高是1米7,长高到1米8,踢法上就会进行调整;体重60KG,增重到70KG,技术上也会发生变化。

哈维、伊涅斯塔的自传里面,曾多次提到过巴萨的青训,对他们进行培养的时候是做了哪些工作。

每隔一段时间,专门会有训练师、医疗组对球员的身体变化进行评估。评估以后产生哪些变化,会报告给球队的技术部门,然后技术部门根据球员的发展,对其技术训练就会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该加强力量,该训练弱项,这些都会针对性地去面对。

青训球员可塑性的培养上,西班牙这点做得非常好,他们是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从球员身体的天赋去挖掘他们的潜力。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会使得人才的选拔具有“精确性”,国家队挑选球员阵容的时候,教练组能够更加清晰地知道“我的战术会需要什么人”。

青训质量的差异,决定了德国队和西班牙队之间的差距。同样是踢传控,可是德国队做的都还是浅层的东西,西班牙那边早就进化到“究极体”,已经在选拔的基础上在可塑性层面进行深入剖析。

这使得两支国家的青训质量、传控足球的技战术理念掌握上面也出现了差距。

德国足球传控不行,我认为根本原因不在于球员技术不够,或者训练上不够重视。而是青训培养上可塑性方面出现了偏差,没有做到位产生的问题。

还不理解的,我们稍微举个例子就能明白。比如一名球员1米7,他16岁可以踢传控,踢中场,但是到了19岁,他的身高突然涨到了1米9,身材变得高大,速度变慢,此时你觉得他还能踢传控吗?

此时他需要考虑是不是要进行技术上的转型,比如可以踢中锋,加强中锋的技巧,成为球队的射手,这对球队的帮助会更大,用别的方式来支援队友。

德国足球要想复苏,他们需要理解这点,球员培养更加注重可塑性就可以了,并且建队的时候更有方向性。

欣喜的是,经过这两年的拨乱反正,德国足球已经从刻板的理念中走了出来。维尔茨、沃尔特马德为代表,现在德国队也终于理解了可塑性的概念,开始懂得量体裁衣,注重多功能型球员的培养。

技术型的球员要用,高中锋也可以留在球队,德国足球总算是从学别人的脚步,转化成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发展。

这段时间德国队踢球,是比之前有了些章法,没有说场面比之前踢得呆板。有传控,但也有高空球,传中等战术,踢得更加立体化。

这个变化也是好的开始。

相信经过前期走的弯路,德国队能总结一些宝贵的经验,这样他们在世界杯上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63
用户10xxx63 3
2025-11-20 14:04
德国怎么可能学习西班牙呢?德国自古都有自己的一套打法,西班牙在德国面前只能算个二流球队。德国和意大利近几年成绩不好,只能说是过度期,不能说他比西班牙差,或者向西班牙学习什么的。
用户10xxx06
用户10xxx06 3
2025-11-25 19:27
完全不同意作者说法,我觉得哪怕是2米身高,也可以踢技术性中场,也可以打小快灵足球
佬錵♀
佬錵♀ 1
2025-11-21 07:21
当年勒夫带领传控打法德国横扫拿世界杯的时候谁不夸 德国要身体有身体要技术有技术。最近几年德国成绩不好,根本不是传控打法不行,只是德国人才断档严重,克洛泽退役德国没有好中锋,只能玩无锋阵,德国的比赛这几年全是 控球 射门都比对方多 压着对面打破不了密集防守,然后对面一个快反就进球。世界杯日本 韩国都是这样击败德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