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从小白创业到3家树人托管园:职场妈妈叶俊华的托管事业成长之路

下午四点半,放学时分的集美乐海小学门口渐渐热闹起来。叶俊华站在校园不远处等待着园区孩子们放学,她时而俯身帮已到位孩子整理

下午四点半,放学时分的集美乐海小学门口渐渐热闹起来。叶俊华站在校园不远处等待着园区孩子们放学,她时而俯身帮已到位孩子整理书包,时而与旁边家长亲切交谈,这样的场景,她已经坚持了 7 年。谁也想不到,这位从容打理着 3 家托管园区的 “园长”,也曾是困在 “事业与家庭” 夹缝中的职场妈妈。7 年前,她还在为错过孩子成长而愧疚,为找不到兼顾陪伴与自我价值的方向而迷茫;7 年后,她不仅让 3 家托管园区稳定运营,成为家长口中 “放心托付” 的港湾,更在守护孩子们课后时光的同时,为自己走出了一条温暖又坚定的创业路。

 

一份为孩子找的 “工作”:职场妈妈的两难与转机

“以前总觉得,‘妈妈’这个身份和‘职场人’是矛盾的。” 回忆起创业前的状态,叶俊华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在此之前,她做过采购助理,也干过行政工作,朝九晚五的节奏里,最让她愧疚的是 “错过孩子的成长”—— 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时,孩子还没睡醒;晚上加班回家时,孩子已经睡熟。直到孩子快要上小学,“找一份能多陪孩子,又能有自己事业” 的想法,变得越来越强烈。

一次偶然的机会,叶俊华在朋友的推荐下接触到托管行业。“当时就单纯的想着,在孩子学校附近做个托管园,既能看着孩子,也能给自己找点事做。” 可真正开始考察,她才发现 “门外汉” 创业的难度:没做过教育,不懂怎么招生、做课程管理;没招过人,不知道什么样的老师靠谱;甚至连门店选址、服务定价这些基础问题,都让她一筹莫展。“那时候跑了好几家本地的托管机构,要么是单打独斗的小作坊,没什么体系;要么是要求太高,新手根本摸不着门路。自己干更是无从下手”

转机出现在 2017 年的夏天。叶俊华偶然在其他学校周边看到树人托管的加盟信息,就抱着 “试试看” 的心态拨通了咨询电话。“让她倍加好感的是,当时总部的老师没有一上来就说加盟政策,反而先问我‘为什么想做托管?’‘对孩子的服务有什么期待?’。” 更贴心的是,总部还主动提出带她去已经运营成熟的校区先实地考察了解。“看到校区里老师怎么接孩子、怎么安排课后作业辅导、怎么和家长沟通,我突然觉得‘这事能成’—— 原来托管不是简单的‘看孩子’,而是有一套完整的标准在支撑。”

经过多番对比,叶俊华最终选择加入树人托管体系,成为乐海小学周边第 0868 分点的园长。“现在想想,当时的决定不只是选了一份工作,更是给孩子、给我自己,选了一种更平衡的生活方式。”

从 “小白” 到 “标杆”:标准化体系里的安全感

刚接手园区时,叶俊华的 “小白” 属性暴露无遗:不知道招生季该准备哪些物料,不清楚怎么和学校老师建立联系,甚至连给孩子安排餐食都要反复查食谱。“那时候天天焦虑到失眠,怕自己做不好,辜负家长的信任。”

真正帮她稳住阵脚的,是树人托管总部的 “前置化指导”。“签约后没多久,总部就派了运营老师过来,带着我做选址复盘 —— 比如分析周边小区的入住率、学校的生源情况,甚至连租金占成本的比例都帮我算得明明白白。” 更贴心的是,每个招生季前,总部都会提前发来 “物资清单” 和 “招生策略手册”,小到宣传单页的设计模板,大到社群招生的话术技巧,都写得清清楚楚。“第一次招生的时候,我照着手册里的‘地推三步法’去学校门口宣传,没想到一周就招到了 20 多个孩子,比我预期的多了一倍。”

除了筹备期的帮扶,师资管理的标准化,更是让叶俊华少走了很多弯路。“刚开始做托管,最担心的就是老师离职 —— 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熟手走了,服务质量跟不上,家长肯定有意见。” 但树人托管的师资培训体系,帮她解决了这个难题:新老师入职后,会先参加总部的 “5 天速成培训”,从孩子的安全看护、作业辅导技巧,到沟通礼仪,都有专业老师手把手教;平时还有线上课程更新,比如 “如何应对孩子的情绪问题”“怎样和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甚至连 AI 管理系统的实操,都有详细的教学视频。“现在就算有老师离职,新老师最快一周就能上手,家长几乎感觉不到服务的变化。”

7 年来,叶俊华渐渐把这些标准化流程,变成了自己的 “运营习惯”:每天早上提前到园区检查安全隐患,下午接孩子时主动和家长聊几句孩子的日常,晚上整理当天的反馈记录 —— 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让乐海校区的续费率一年比一年高,甚至有家长主动介绍朋友的孩子过来。“有个妈妈跟我说,‘把孩子放你这,我最放心的就是你们做事有规矩,不管是接送还是辅导,都让人觉得踏实’。” 叶俊华说,这份 “踏实”,正是标准化体系给她和家长的共同安全感。

三颗心与一份坚持:托管里的 “教育温度”

“做托管,光有标准还不够,得有‘心’。” 这是叶俊华运营园区多年来最深的感悟。“用责任心守护安全,用爱心陪伴成长,用细心关注细节”—— 这 “三心”,是她从树人托管的育人理念里学到的,也是她要求每个老师必须做到的。

去年冬天,有个一年级的小男孩因为感冒,在园区里突然呕吐。当时值班的老师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拿来纸巾和温水,帮孩子清理干净,还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给孩子披上。“后来孩子妈妈来接的时候,看到老师冻得搓手,又看到孩子安安静静地在写作业,当场就红了眼。” 叶俊华说,这样的小事在园区里很常见:老师会记住每个孩子的过敏食物,会在孩子生日时准备小卡片,会在孩子遇到难题时耐心辅导。这些 “细心”,慢慢变成了家长口中的 “放心”。

“每个孩子对家庭来说,都是百分之百的宝贝,对我们来说也一样。” 叶俊华说,她常常跟老师们讲,托管不是 “看孩子”,而是 “陪孩子成长”—— 或许是帮孩子解决一道难题,或许是帮孩子建立一个好习惯,或许只是在孩子难过时给一个拥抱,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都可能影响孩子的成长。而这份 “教育温度”,也让她的园区渐渐成了区域内的 “标杆”,甚至有其他托管机构的人来 “取经”。

把路走稳,把日子过暖:给更多妈妈的创业答案

2021 年,在乐海校区稳定运营 4 年后,叶俊华又接手了第二家校区;2023 年,第三家校区也顺利开业。如今,她手下有10 多名老师,服务着近 300 个孩子,每天虽然忙碌,却格外充实 —— 早上送完自己的孩子,再去园区看看;晚上等孩子们都被接走,再回家陪孩子写作业、聊聊天。“以前总觉得‘事业家庭两难全’,现在才发现,选对了方向,两者是可以相互成全的。”

对于很多想创业的职场妈妈,叶俊华总是会分享自己的经历:“托管行业很适合妈妈们,因为我们更懂孩子,更有耐心;但一定要选有成熟体系的品牌,比如树人托管,它能帮你把‘想做’变成‘能做’,把‘能做’变成‘做好’。” 她还记得,自己刚开始做第二家校区时,总部不仅帮她做了区域定价评估,还派了经营分析师过来,帮她优化成本结构;遇到招生淡季,总部又及时更新了 “社群裂变方案”,让她的校区很快就满员了。“如果没有总部的支持,我可能不敢轻易开第二家、第三家校区。”

现在,叶俊华偶尔会回到树人托管的总部,给新加盟的创业者分享经验。“看到很多和我当年一样的妈妈,带着迷茫来,带着信心走,我就特别开心。” 她知道,自己的故事不是个例 —— 在树人托管的体系里,还有很多像她一样的职场妈妈,正在通过托管创业,找到事业与家庭的平衡点。“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托管也需要慢慢做、用心做。” 叶俊华说,未来她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园区的课程优化上,比如增加更多的阅读、手工活动,让孩子们的课后时光更丰富;也想帮更多新加盟的伙伴,少走一些自己当年走过的弯路。“我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目标,就是想把每个园区都运营好,让孩子们在这里开心,让家长们放心,也让自己的日子过得踏实、温暖。”

从职场妈妈到 3 家托管园的创始人,叶俊华用 7 年时间证明:事业与家庭从来不是一道单选题。当热爱与责任相遇,当标准化体系与教育温度结合,普通的日子里,也能走出不普通的创业路 —— 而这,或许就是给更多职场妈妈的,最温暖的创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