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曹操时代,宗亲曹氏夏侯氏皆人才辈出;其子曹丕继位,却人才凋零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骁骑校尉曹操改名易服逃出京城洛阳。随后,为了讨伐把持朝政、祸乱京师的西凉军阀董卓,他在交通便利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骁骑校尉曹操改名易服逃出京城洛阳。随后,为了讨伐把持朝政、祸乱京师的西凉军阀董卓,他在交通便利的陈留一带树立招兵大旗,其族弟曹仁、曹洪很快响应,领兵千余来投;由于曹操父亲曹嵩系从夏侯氏一族领养,因此同为宗亲的夏侯惇、夏侯渊兄弟也各领壮士千余来投。

夏侯渊剧照

夏侯兄弟都是独当一面的大将

这4人后来都成为曹魏政权的著名战将,皆立下赫赫战功。其中,夏侯惇一直都是曹军的头号大将,在曹操还是兖州牧时,曾尽起大军去攻打徐州,不料其麾下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守备陈宫等人却暗中勾结吕布,突然发动叛乱,迅速席卷兖州各城池。夏侯惇正坐镇州治濮阳城,当他发现形势不妙时,当机立断选择撤出濮阳,赶到了曹操及众将领家眷所在的鄄城,正面击退勇冠三军的吕布,为曹操保住了最后的根基。

夏侯渊,与夏侯惇一样,早年就追随曹操征战,他擅长千里奔袭,出其不意的闪击战,因此往往被曹操作为救火队长使用,尤其是出现叛乱时,夏侯渊总能以他的闪电战法迅速平息。如泰山旧将昌豨、青州军徐和、淮南雷绪、大陵商曜等叛乱,最后都是被夏侯渊击破镇压。

曹氏兄弟每每担任关键先生

曹仁能攻善守,在赤壁兵败后的紧要关头,曹操派其据守江陵,他果然不负所托,在孙刘联军猛攻下,坚守江陵1年多,还射伤了赤壁破曹的主帅周瑜,为曹军北撤休整争取了充足时间。后来的襄樊之战中,曹仁面对威震华夏的关羽,坚守樊城不失,为东吴从后偷袭、擒杀关公赢得了时间。

曹洪更是对曹操有救命之恩。曹操起兵之初,曾孤军深入追击西迁长安的董卓大军,结果寡不敌众,被董卓军打的大败,部队溃散,自己负伤,战马也被射死,眼看就要沦为俘虏的时候,多亏曹洪飞马赶到救援,还让出自己的战马,曹操才得以趁夜突围,一路奔回家乡谯县。

曹丕时代宗亲难放异彩

除了这4人外,宗族内还出现了曹纯、曹休、曹真等多名战将。其中,曹纯就是曹军头号精锐“虎豹骑”的统领。据《魏书》记载:“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曹纯曾率领这支部队,斩杀袁绍长子袁潭,俘虏乌桓单于蹋顿,还在长坂坡击溃刘备所部,战功赫赫。

但如此人才济济的曹氏、夏侯氏,在曹操死后却突然人才凋零。继任的曹丕虽然也重用了一些远支的宗亲,但其中却很少再有能力卓越的,以至于最后不得不重用包藏祸心的司马懿之流。之所以如此,主要取决于曹氏父子的心胸及对宗亲将领的态度,曹操海纳百川,对作檄文公开痛骂自己祖、父的陈琳都能放过;曹丕则不然,连自己的亲兄弟曹植也险些逼死。

曹丕剧照

老辈先后去世,小辈普遍感觉心寒

当然,曹操对于诸曹、诸夏侯的驾驭、处理双方关系的手段,也是其后继者无法超越的。终其一生,曹操对追随自己的宗亲将领始终调度有方,使用得当。不过,当曹丕继位时,夏侯渊已经被黄忠斩杀于定军山,曹纯已经病逝;不久,夏侯惇和曹仁也相继离世。

唯有曹洪活得比较长,但曹丕以前曾找他借钱,却遭到拒绝,因此他怀恨在心。有次曹洪门客犯法,曹丕趁机借题发挥,准备将曹洪一起下狱处死,最后,虽然卞太后亲自营救,但也仅捡回一条命,最后还是被贬为庶人。曹洪是曹操的救命恩人,曹丕尚且如此对待他,宗亲中其他人自然心寒,也就没什么人愿意出山效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