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技股大跳水,是黑洞还是黑五?》——AI泡沫争议、美联储降息摇摆下的剧烈震荡:当大摩看空、小摩看多,真正的机会藏在哪?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时刻:刚想说“AI改变世界”,转头却看到科技股趴在地上装睡。
本月纳指已跌超6%,AI概念股从云端跌到地板,场面一度像华尔街版的“过山车脱轨”。但就在大家怀疑“泡沫要破”时,摩根大通却反手递上“抄底指南”。它们盯上的不是大明星,而是硬件与网络这批“卖铲子”的企业”。小摩点名的15家公司普遍从高点跌了10%—30%,有的近40%。戴尔、Arista、Coherent、伟创力、捷普、安费诺、超微电脑、康宁等悉数入列。逻辑很简单:基本面没坏,只是被情绪错杀。但摩根士丹利却泼下一盆“北冰洋”:戴尔被从“增持”直降到“减持”,理由是——内存涨价、AI服务器利润偏低。大摩的画风是“盈利下行”;小摩的画风是“跌出价值”。这场分歧,恰好折射当前市场的集体焦虑:长期看好AI,短期怕成本。对中国投资者来说,倒也无需悲观。中国经济数字化、智能化趋势稳步向好,制造链与全球科技巨头深度绑定,硬件、网络与供应链的参与度持续走高。换句话说:当华尔街恐慌,中国制造反而在加分。所以,这波科技股暴跌,到底是陷阱还是机会?一句老话或许最靠谱:“市场先生往往情绪化,但价值从不会撒谎。”(唐加文,笔名金观平;本文成稿后,经AI审阅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