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中国智算规模跃居全球第二 算力标准体系建设加速推进

根据工信部最新披露数据,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已攀升至788EFLOPS,占据全球总规模的32%,稳居全

根据工信部最新披露数据,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已攀升至788EFLOPS,占据全球总规模的32%,稳居全球第二位。这一成就得益于我国算力总规模年增速保持在30%左右的强劲增长态势,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智能算力的巨大需求。

在政策层面,工信部正加速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标准体系。2025年10月21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算力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围绕基础通用、算力设施、算力设备、算网融合、算力互联、算力平台、算力应用、算力安全、绿色低碳等九大领域制修订50项以上标准。这一举措旨在推动算力标准体系建设,形成一批标准应用案例,提升标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成效。目前,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已超过500家,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

近年来,我国算力领域发展势头强劲,已形成涵盖通算、智算、超算在内的多样化算力供给体系。在2025中国算力大会上,工信部副部长熊继军透露,我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人形机器人、智能终端等领域不断突破。同时,存力总规模超过1680EB,国产存储介质、芯片、系统实现三级突破;运力方面,我国正加快1ms城市算网建设,提供毫秒级入算体验。

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方面,我国算力产业正迈向高质量、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计算力、运载力、存储力不断提升,算力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PUE)降至1.42。同时,算力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创新不断深化,推动了智能算力需求的迅猛增长。例如,中国移动建成双万卡智算中心,升级1500个边缘智算节点,总算力总规模超61EFLOP,并携手产业伙伴发布国内首个“芯合”异构超融合综合适配平台。

在国际合作与竞争力方面,我国正积极推进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任职专家的交流合作机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我国技术规范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推广。同时,我国算力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已成为数字经济的关键技术基座,在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良好数字生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展望未来,我国将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推动算力网络的“点、链、网、面”体系化高质量发展。同时,将加强算力与绿色电力的融合,探索绿电直供新模式,推动算力发展与安全保障协同。此外,还将深化算力在垂直行业的应用,推动算力与数据、算法在多个行业的深度融合,加速国产化统一开放的算力生态构建。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算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