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的不能太闲,比如我公公,60出头的年纪,已经退休了。每个月5000多的工资,有钱有闲,每天什么都不需要他管,儿女不需要他操心,孙子不需要他带,每天想干嘛就干嘛,想吃啥婆婆给他做,但是看他每天都愁眉苦脸的,整天说自己睡不着觉。而我们中年人天天为了那碎银几两奔波劳累,一刻也不敢放松。 以前没退休的时候,公公在单位是技术骨干,每天上班忙得脚不沾地,加班是常事,偶尔抱怨几句累,但眼里有光。那时候他总说,等退休了就好了,啥也不干,天天在家养花遛鸟,享清福。我们都以为他退休后能过得很舒心,毕竟条件摆在这,不用为钱发愁,家里的事也不用他搭手。 可真等退休了,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刚退休前半个月,他确实新鲜了一阵,每天早上去公园转一圈,买份早点回来,然后在家看看电视。可没几天,就开始不对劲了。早上起得越来越晚,公园也懒得去了,就坐在沙发上发呆,要么就是对着手机刷来刷去,眼神空洞。 婆婆看他没事干,就让他帮忙择个菜、拖个地,他要么说自己不会,要么就敷衍几下,弄得到处都是。有一次婆婆炖了鸡汤,给他盛了一碗,他喝了两口就放下了,说没味道,不如单位食堂的好吃。婆婆没跟他计较,结果他倒好,坐在那絮絮叨叨说半天,说以前上班的时候同事多热闹,现在在家待着憋得慌。 最让人头疼的是他的睡眠问题。每天晚上不到十点就上床了,可翻来覆去能到后半夜还睡不着。有时候凌晨一两点,还能听见他在客厅里踱步,或者打开冰箱找东西吃。婆婆劝他白天多出去走走,活动活动筋骨,晚上就能睡着了。他嘴上答应着,第二天还是老样子,要么坐着发呆,要么躺着刷手机。 有一次我和老公回去看他们,公公拉着老公说个不停,一会儿说小区里哪个老头跟他拌了句嘴,一会儿说楼下的超市卖的菜不新鲜,净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说着说着就叹气,说自己现在没用了,成了吃闲饭的。老公劝他找点事做,比如去老年大学报个班,学学书法画画,或者跟小区里的老头下棋打牌。他说那些都没意思,学不会也不想学。 反观我们这些中年人,每天忙得像个陀螺。我每天早上六点半就得起床,给孩子做早饭,送孩子上学,然后赶地铁去上班。上班的时候要处理一堆工作,客户催单、老板施压,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晚上下班回到家,还要辅导孩子写作业,洗衣服、做家务,等忙完这一切,都快十一点了,倒头就能睡着。 我老公比我还忙,他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加班是常态,有时候忙到凌晨一两点才回家。有一次他连续加班了一个星期,回家后倒在沙发上就睡着了,连饭都没吃。我看着心疼,他却笑着说,忙点好,忙点踏实,至少知道自己在干嘛,能给家里多挣点钱。 我们单位有个同事,今年45岁,上有老下有小,父母身体不好需要照顾,孩子要上高中,房贷车贷压得他喘不过气。他每天除了上班,下班还要去兼职送外卖,直到晚上十二点多才回家。有一次跟他聊天,问他这么拼累不累,他说累肯定累,但一想到能给父母治病,能让孩子上好学校,就觉得值了。他说最怕的不是累,是闲下来,一闲下来就会胡思乱想,担心这担心那,反而更难受。 前阵子公公因为睡不着觉,去医院做了个体检,医生说他身体没什么大问题,主要是精神压力太大,太闲了,没事干导致的。医生建议他多出去社交,找点自己感兴趣的事做,转移注意力。 听了医生的话,我们就鼓励公公去小区的老年活动中心看看。刚开始他还不愿意去,后来在婆婆的硬拉硬拽下,去了一次。没想到,那里面有很多跟他年纪差不多的老头,有的在下棋,有的在打乒乓球,还有的在唱京剧。公公以前就喜欢下棋,看他们下得热闹,就忍不住凑了过去。 从那以后,公公每天早上吃完早饭就去老年活动中心,跟那些老头下棋、聊天,有时候还会一起去附近的公园散步。慢慢的,他脸上的笑容多了,也不怎么抱怨了。晚上回家吃完饭,跟我们聊聊天,说说白天在活动中心发生的趣事,九点多就上床睡觉,睡得也香了。 有一次我回去,看到公公在阳台摆弄花草,是他从老年活动中心跟别人学的。他跟我说,以前觉得退休了就该闲着,现在才明白,人活着就得有事干,哪怕是做点不起眼的小事,也比闲着强。闲着的时候,脑子里净想些没用的,越想越愁,越愁越睡不着。现在每天有事做,跟大家在一起热闹,反而觉得日子过得很充实。 其实想想也是,人这一辈子,太闲了真的不行。闲下来的时候,没有了目标和方向,就容易陷入焦虑和迷茫。而忙碌虽然累,但能让人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过得踏实又安心。就像一台机器,放久了会生锈,人闲久了,精神也会“生锈”。 我们中年人虽然累,但每天为了生活奔波,为了家人奋斗,每一份努力都有意义。而那些退休了、条件好的老人,也别总想着闲着享清福,适当找点事做,培养个兴趣爱好,多跟人交流,日子才能过得有滋有味。毕竟,人活着,图的就是个充实和开心,太闲了,反而会把日子过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