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开超市的老周喝酒 他说刚把金龙鱼油清完 一百多桶,每桶亏十块甩的 我本来骂他“傻”——毕竟金龙鱼卖了三年,老顾客都认,利润还比福临门高两成。结果他摸出手机翻报道:“你看这原料那工艺的,我家娃每天用这油煎蛋,我盯着货架就犯恶心。”隔壁老王更绝,直接把金龙鱼货架全空了,换成福临门,说“宁愿少赚,也不想晚上睡不着”。 其实小超市的生意哪是算利润?是算“街坊的脸”——老周说,常来的阿姨会拉着他说“我孙子就爱吃你家油炒的菜”,要是卖不踏实的东西,下次见着人家都得绕着走。哪怕怕品牌方找事,哪怕亏了小两千,他拍着胸脯说:“货架空了,心里倒落停了。” 你说有意思不?那些商学院教的“利益最大化”,到了小老板这儿,全变成了“能不能对得起良心”的小算盘。 你们身边有这种“笨得冒烟”的老板不?这种亏本的“傻选择”,是不是比赚快钱更让人觉得暖?食用油金龙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