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人就该极刑论处,深圳罗湖口岸近日查获一女子非法携带平鳍鳅科鱼,执法人员令其撩起裙摆,裙子里竟然藏有229条平鳍鳅科鱼。 没人能想到,有人会为了利益,把近230条活鱼藏在裙摆里闯关。执法人员回忆,当时女子过关时神色慌张,脚步拖沓,腰间和腿部明显有不规则凸起,仪器扫描时还出现了异常信号。多次询问“是否携带违禁品”,她都支支吾吾,眼神躲闪,这才引起执法人员的高度警惕,最终要求其撩起裙摆接受检查——眼前的一幕让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她的裙摆内侧缝了特制的布袋,密密麻麻塞满了湿漉漉的小鱼,有的鱼已经缺氧翻肚,有的还在微弱挣扎,黏液和水渍把裙摆浸得透湿。 要知道,平鳍鳅科鱼类大多生活在我国南方溪流的清澈水域,其中不少种类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于禁止非法捕捞、携带、交易的物种。这种鱼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稍有污染或缺氧就会死亡,而女子为了逃避检查,把它们塞进密闭的布袋藏在身上,全程没有任何供氧措施,摆明了就是拿这些濒危生命当“赚钱工具”。 执法人员当场清点,229条鱼中已经有37条死亡,存活的也大多奄奄一息。经过专业机构鉴定,这些鱼是平鳍鳅科的多种珍稀类群,在野外种群数量正在急剧减少,非法捕捞和走私会直接导致其濒临灭绝。更让人愤怒的是,这种鱼在黑市上被炒到高价,一些不法分子专门针对野外种群进行盗捕,再通过口岸走私到境外,一条就能卖数百元,女子铤而走险,就是想靠这“裙摆藏鱼”的伎俩赚一笔黑心钱。 可能有人觉得“不就是几条鱼吗”,但背后藏着的是对生态环境的致命破坏。平鳍鳅科鱼类是溪流生态系统的“清道夫”,以藻类和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对维持水质平衡至关重要。一旦它们的种群数量锐减,溪流生态链就会断裂,进而影响整个区域的生态平衡。而且我国法律早就明确规定,非法猎捕、杀害、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情节严重的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女子的行为绝非“小事”,而是明知故犯的违法行为,既践踏了法律底线,又漠视生命、破坏生态。她藏在裙摆里的不是普通的鱼,是国家保护的濒危物种,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执法人员已经依法将涉案鱼类移交野生动物保护机构进行救治,女子也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等待她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让人不解的是,为了一点私利,就能无视法律、残害生命?难道在这些不法分子眼里,生态平衡和物种保护,还比不上眼前的蝇头小利? 生态保护从来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个濒危物种的消失,都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一次打击。非法走私野生动物的行为,不仅要受到法律的严惩,更应该被全社会唾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