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你以为杨靖宇只是弹尽粮绝才牺牲?其实不是。翻日军解密的档案就知道,他最后那段日子

你以为杨靖宇只是弹尽粮绝才牺牲?其实不是。翻日军解密的档案就知道,他最后那段日子,藏着太多课本没说的事。 1936年初,杨靖宇在中共满洲省委指示下,整合松花江、长白山一带抗日武装,组建东北抗联第一路军。他被任命为总司令,从此成了白山黑水间最坚决的抗日武装领袖。 那时候,很多队伍纪律松散,甚至抢掠百姓,杨靖宇下令严禁扰民,谁违反,枪毙。有人劝他宽松点,他说:“要是我们也像土匪,老百姓凭啥帮我们?” 1938年冬天,杨靖宇带领部队越过松花江南岸,深入临江、抚松交界的林区。零下三十多度,士兵们冻伤、饥饿、伤病都扛着,他不走群众家,也不抢伪军物资,只靠突袭日军据点缴获军粮。 一次夜袭临江县一小型哨所,枪响三声,守卫全部解决,拿到了粮食和棉衣,部队撑过了最冷的一段时间。 1940年2月,日军调动7万兵力,开始所谓“最终清剿”。为了断绝抗联生路,日军实行“归屯并户”策略,把山区百姓全部强制迁入据点。粮道被断,联络失效,杨靖宇只剩下不到十名战士。有人提议突围去苏联,但杨靖宇摇头:“我走了,谁还挡住他们?” 他让一部分人分散突围,自己带三人向长白山区深处转移。他知道可能回不去了,也不想留下痕迹影响群众。躲在雪洞、睡在树根底下,天黑就转移,有一次冷得直哆嗦,他硬是抱着石头咬牙坚持。 2月18日,他在濛江县三道崴子一带突遇包围,枪战持续半天,两名战士牺牲。杨靖宇带着一人突围成功,但伤了腿。 5天后,那个战士为了引开敌人中弹,他又变成孤身一人。日军岸谷隆一郎判断他已无生路,派伪军和叛徒喊话劝降。杨靖宇不理,靠着一棵树打光最后几发子弹。 2月23日,岸谷隆一郎站在那棵树下,看着杨靖宇靠在树根死去,脸上结着冰,手还握着上膛的枪。尸检报告写得很简短,胃里没有一粒粮,只剩树皮、草根和棉絮。 两个月后,岸谷隆一郎亲自命人去河南确山调查杨靖宇的家世。当得知他原本在县中学教书,生活安稳,他说了一句:“这样的民族,不会灭。” 杨靖宇不是死于饥饿,是死于坚持。他有无数次机会逃走,但他不走。他留下来,为的是拖住敌人,保住根据地。他明知自己一个人挡不住大军,但他说:“有人挡,就是一道墙。” 他没有留下遗书,也没交代什么后事。他把自己的全部,交给了雪林,交给了东北。 一个人到底能坚持多久?看杨靖宇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