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2006年的晚上,石悦回家跟老婆说:“我卡上多了4100万。” 老婆以为他疯了

2006年的晚上,石悦回家跟老婆说:“我卡上多了4100万。” 老婆以为他疯了——毕竟他月薪才4800,要攒够得从明朝上班。 可等看清余额,夫妻俩手都抖了:这钱,居然是写明史赚的? 谁能想到,这个每天审报关单的海关公务员,晚上窝在15平宿舍里敲的《明朝那些事儿》,居然炸出这么大动静?石悦有股子死磕劲儿:早餐必读20页《明实录》,午休在脑子里“过”章节,晚上九点准坐在奔腾4电脑前打字——海关练出来的严谨,全灌进写作里了,书架上3000本书,六成是明史专著,连《明实录》都翻得起毛边。 那会网文要么像论文一样闷,要么像爽文一样编,石悦偏不:讲“洪武四大案”像说职场“站队坑”,讲官场斗争像分析公司“部门博弈”,连我妈这种不爱历史的人,都追着问“下一章啥时候更”。 后来出版社追着签约,首印8万册拿了24万,他就请同事吃了顿海鲜;等4100万到账,全海关都炸了——有人说中彩票,有人说拆迁,他就笑:“就写了点明史而已。” 别人劝他辞职专职写,他说“公务员身份能让我清醒”。你看他没飘:一半钱买国债,30%捐给历史教育基金,剩下的当家庭应急;该审报关单还审,后来调去上海市委宣传部,仕途也没耽误。 很多人羡慕那4100万,但我觉得最牛的是他“不拆桥”——本职里练严谨,爱好里拼深耕,把两件事拧成一股绳,才撞出“当年明月”这个爆款。 现在回头看,石悦哪是“逆袭”?是用三十年的积累,把“爱好”熬成了“王炸”。你身边有没有那种偷偷攒“小热爱”的人?比如下班学画画的同事,周末写小说的朋友,他们是不是早晚也会有这么一天?反正我信,把一件事死磕到底,时间早晚会给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