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报道湖北武汉,一大妈逛超市买菜,把10几块一斤的西兰苔掰断,冒充西兰花拿去称重,不料被老板当场戳破,大妈表示自己就称一点,给宝宝做辅食吃,若老板要按西兰苔称重,她就不要了!老板也不惯着,表示你不要再来了![黑线] 在武汉一家超市,一位顾客的举动引起了众人注意,她悄悄掰下价格较高的西兰苔顶端鲜嫩部分,只剩下光秃秃的茎杆,然后试图把这些残枝混入价格实惠的西兰花中结账。 这个行为在称重时被超市老板识破,老板发现重量不对,又看到货架上被损坏的西兰苔,立刻明白了原委,面对质疑,顾客解释说只需要少量食材给宝宝做辅食,却坚持要求按西兰花的价格购买被掰下的部分,否则就不买了。 老板对此十分不满,直接请这位顾客离开,并表示不欢迎这样的行为,从老板的反应来看,类似情况可能之前就发生过。 被破坏的西兰苔再也无法销售,只能报废,这种浪费令人惋惜,西兰苔其实是西兰花采收后从根部重新长出的侧枝,口感更加鲜嫩,营养价值也更高,这正是它价格高于普通西兰花的原因,如果顾客觉得价格不合适,完全可以选择购买普通的西兰花。 超市经营者需要承担这些不必要的损耗,而最终这些成本可能会转嫁到所有消费者头上,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损害了基本的诚信原则,在公共场所做出这样的举动,难免会影响个人形象。 爱护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不能成为破坏规则的理由,如果真的经济上有困难,完全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预算的食材,或者坦诚地和商家沟通,而不是用这种取巧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细微之处最见人品,贪图小便宜可能一时得利,但长远来看,失去的远比得到的要多,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需要商家提供优质商品,也需要顾客展现基本的素养和诚信。 做人做事还是本分一点,不仅小便宜没占到,还丢了自己的人品,得不偿失。 “这次我站老板,这种爱贪小便宜的人太多了,把菜撇得乱七八糟,让别人怎么买,老板做的是小本生意,经不起这么折腾。” “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是素质问题,想要便宜的可以直接买西兰花啊,把贵的掰了冒充便宜的,跟偷窃有啥区别,老板让她别再来了,做得对。” “说实话,西兰苔的杆子确实比较老,很多人买回去也只吃上面那截嫩苔,但这不是你破坏商品的理由啊,觉得杆子不值这个价可以不买,或者建议超市分开卖嘛。” “作为妈妈,我能理解想给孩子吃好一点的心,但方法完全错了,你可以少买一点,或者等打折,但不能用这种损人利己的方式,这给孩子树立了什么榜样。” “别提什么辅食了,这就是典型的‘宝宝绑架’,好像一提到孩子,所有规则都可以让路,孩子可不背这个锅。” 如果您是超市老板,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是坚持原则还是妥协让步? 信源:法治进行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