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49年8月,毛主席接见重庆号起义舰长林遵等人,林遵等人有点不服气,认为中共搞

1949年8月,毛主席接见重庆号起义舰长林遵等人,林遵等人有点不服气,认为中共搞不好海军,伟人说:“要说国民党党员,你们谁也没有我的资格老,我民国13年,就是国民党宣传部长的代理部长。”   1949年的春天,张爱萍将军接手组建华东海军的任务后,自嘲说是“两个跛子绑在一块走路”——共产党有政治的一条腿,国民党旧海军有技术的一条腿,唯有合体才能成行,然而,要让那条“技术腿”听指挥,难度远超预期,最大的钉子碰在一个叫林遵的人身上。   作为海防第二舰队的司令,林遵有着让任何人都得高看一眼的傲气,他不是普通的大老粗军阀,他是林则徐的侄孙,身上流着近代抗英英雄的血。   早年间他喝过洋墨水,先是考入烟台海军学校,又在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深造,甚至去德国学过潜艇技术。   在他眼里,那个不仅要在海上看星星定位、还要懂流体力学的复杂世界,绝不是仅凭陆军那股子“小米加步枪”的热血就能玩转的。   所以当张爱萍这位“陆军司令”第一次登门求教时,换来的只有冷遇,在林遵看来,这群钻山沟出来的“乡巴佬”,如果不把那套旧思维洗干净,恐怕连军舰的轮机都开不转。   他毫不客气地甩出一句话:建海军得有文化,不像你们陆军只会放枪就行,这话若是换个暴脾气的人听了,哪怕不拍案而起也要掉头就走,但张爱萍硬是忍了下来,他甚至一度向上级提议,愿意把正司令的位置让给林遵,以此换取专业人士的归心。   1948年9月,面对老同学郭寿生带来的起义邀约,林遵曾经历过剧烈的挣扎,这并非因为他对蒋介石有多忠诚,而是一个职业军人无法接受炮口对准生养自己的国土。   那时候,他在酒桌上听着老友细数国民党的腐败史,愤怒地拍案而起:“国民党不垮台,真是无天理!”当时蒋介石把家底都押在了长江防线上,70万大军、120多艘舰艇、280架飞机,试图利用长江天险搞“划江而治”。   海军总负责人桂永清甚至当面给他画大饼,许诺只要他在长江守住,就让他当副总司令、授中将衔。   林遵表面上对此唯唯诺诺,甚至通过放烟雾弹,让国民党的报纸大肆宣传他是“死心塌地”的典型,暗地里却在等待一个彻底决裂的时机。   那一刻终于在4月23日到来,就在桂永清前脚刚离开南京,林遵后脚就带着几十艘舰艇和一千多名官兵调转了炮口。   这一举动,直接在号称“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上撕开了一道致命的口子,让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压力骤减。   但战场上的投诚,并不意味着心理上的完全归附,真正让林遵从心底里把腰弯下来,佩服这支“土八路”海军的,不仅是张爱萍后来仅仅用两个月就速成掌握军舰操作的“奇迹”,更是几个月后在中南海怀仁堂的一场会面。   那天正是盛夏,毛主席接见了起义将领,面对略显拘谨的林遵,毛主席没有摆战胜者的架子,反而微笑着抛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话题。   他问大家是不是国民党党员,看着众人面面相觑,主席幽默地说,论起在国民党里的资格,在座的谁都比不过他,这番话瞬间拉近了距离,更重要的是,主席紧接着的一番话,精准地击中了林遵的泪点。   主席提到了他的先祖林则徐,提到了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有海无防的百年屈辱,直言这支新海军不仅要学技术,更要是“人民的”。   那种将个人家族荣辱与国家命运宏大叙事结合起来的气魄,彻底折服了这位心高气傲的留洋将领。林遵这才意识到,这群“泥腿子”对于建立强大国防的渴望,一点也不比他这个科班出身的人少。   心结一旦打开,能量是惊人的,此后,这对曾经互看不顺眼的搭档,成了建设新中国海军的黄金组合。   林遵放下了所有的身段,把毕生所学的海军知识倾囊相授,这种融合很快在实战中见到了血性——从1954年鱼雷艇击沉国民党主力舰“太平号”,到后来震惊中外的一江山岛战役,新海军用一场场胜利证明了“两个跛子”绑在一起,真的跑赢了时间。    信源:毛泽东与林则徐的侄孙林遵少将——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