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安永报告:港股IPO复苏强劲 大型IPO推动港交所募资规模登顶全球

安永11月27日发布的《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回顾及展望》报告显示,内地和香港IPO活动在全球呈现增长态势,A股和香港市场全年IPO数量与筹资额占全球总量的16%和33%。其中,A股市场整体稳中有进,港交所以全年360亿美元融资额跃居全球交易所榜首。

纵观全球市场,IPO数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但筹资额相比去年增长。中国企业在全球十大IPO中占据五席,数量较2024年有所增长,所属行业分布于汽车、矿业、能源及先进制造。

港股强劲复苏内地企业主导香港IPO市场

2025年,港股IPO市场迎来强势复苏。报告显示,港股IPO筹资额时隔四年再度突破2000亿港元,达到近五年的第二峰值。港交所以全球第一位的融资规模超越纽约证券交易所、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孟买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究其原因,大型IPO项目上市成为推动港股崛起的关键因素,其中来自内地的“A+H”及“A拆H”企业贡献突出,安永预计2025年全年超20家A股公司在港首发上市,合计募资超过1700亿港元。

同时,大型IPO密集释放助推平均融资规模较去年增长137%,达到近五年来的第二高位。十大IPO筹资额中,工业与零售消费行业占主流,主要为新能源汽车与电池、先进制造等热门赛道。

安永大中华区财务会计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刘国华表示:“当前,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已进入互补发展阶段,两地市场协同发力、共同服务国家战略全局。上半年国际资本持续涌入香港市场,南下资金加速流入,推动港股投资者结构从‘外资主导’转向‘内外资双轮驱动’。虽然面临阶段性震荡,但港股整体呈现上行趋势,并在龙头企业、市场政策、外部环境多重作用下实现规模增长与结构升级。”

行业结构上,新消费与硬科技成为推动港股上市活动的“双引擎”。“科企专线”等政策落地,为更多高潜力科技企业提供了快速上市通道。刘国华表示:“当前,港股诸多改革举措展现了制度灵活性和创新包容性,可以在上市、交易、产品及资金流动等多个维度,提升港股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今年,参与港股IPO的基石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集中展现了港股的国际吸引力。”

截至2025年11月26日,美股市场共有64家中国企业首发上市,但由于缺少大型IPO,使得筹资额“逆势”下降。平均筹资额同比下降至近五年历史新低,小型募资额占据主导。

资本市场持续双向制度型开放

2025年是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新十年的起始之年,两地资本市场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强制度协同、市场互通、产品联动。

报告提到,A股逐步恢复常态化发行,在“稳节奏、提质量、优结构”的框架下持续推进。其中,北交所成为当前IPO申报和辅导备案的主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不断深化,有望持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从行业分布来看,主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活跃申报企业中主要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新能源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项目。

港股IPO方面,安永预计热度将维持,但增长节奏趋于稳健,呈现结构性深化特征。在上市主体上,“A+H”模式将保持火热,同时中概股回归与特专科技公司将共同构成重要的上市来源。港交所持续推进上市制度优化,进一步加强香港证券市场的整体效率及竞争力。南向资金预计保持稳定净流入。

针对拟上市企业,安永大中华区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行业审计主管合伙人李莉建议,企业主动拥抱科技,构建面向未来的业财治理体系。面对企业财务数据收集繁琐、外部监管审核趋严等风险,企业应考虑业财一体化系统建设,将打通业务与财务数据流作为IPO筹备的优先事项,从根本上确保数据同源、同步与流程透明;构建可追溯的数据证据链,加强数字化转型和智能财务建设,主动向投资者展示数智化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