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吉鸿昌被枪决以后,他的妻子胡红霞卖掉所有的资产赎回了尸体,却发现丈夫口袋中有个纸

吉鸿昌被枪决以后,他的妻子胡红霞卖掉所有的资产赎回了尸体,却发现丈夫口袋中有个纸条,上面写着:“首先别和我妻子说,其次不要厚葬。”   1935 年春河南扶沟吕潭村,尘土裹着哭声飘在村口。   2000 多村民敲锣打鼓,迎着一辆载着棺木的马车,没人组织,全是自发而来。   胡红霞扶着棺木,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香烟纸,上面 “别和我妻子说” 的字迹,浸着她的泪。   她知道,这是丈夫吉鸿昌最后的牵挂,也是他留给自己最沉重的念想。   棺木下葬时,村里老人颤巍巍地撒土,嘴里念叨:“吉军长,你护了国家,咱护你回家。”   一年前,吉鸿昌在北平陆军监狱就义,死前用树枝在泥地上写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胡红霞为赎他遗体,卖了天津花园路的红楼,当了所有首饰,凑齐 8 万大洋。   如今把他送回故乡,总算完成了他 “不要厚葬” 的嘱托,也了了自己的心愿。   1933 年察哈尔草原,吉鸿昌骑着马,身后是 5 万抗日同盟军将士。   他刚和冯玉祥、方振武组建这支队伍,就对着将士们喊:“日本人占咱国土,咱就得打回去!”   战斗打响时,他冲在最前面,子弹擦着耳朵过也不躲,士兵们跟着他奋勇冲锋。   最终收复多伦,这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首次收复失地,全国都为之振奋。   这不是吉鸿昌第一次为国家拼命。   1895 年他出生在扶沟吕潭村,母亲早逝,父亲开茶馆勉强糊口。   14 岁当首饰店学徒,16 岁做杂货铺伙计,看着百姓受苦,他攥紧拳头想参军。   1913 年,18 岁的他投冯玉祥部队,从扛枪小兵做起,因敢打敢冲被叫 “吉大胆”。   北伐战争时,他带队攻进潼关,立下大功,一路从排长升到军长。   1931 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占了东北,吉鸿昌急得睡不着。   他主动向蒋介石请战抗日,可蒋却让他去打红军,搞内战。   他心里憋屈,消极应付,还偷偷给红军送枪支弹药,支援革命。   这年 8 月,蒋介石撤了他的兵权,派他去欧美 “考察”,实则是怕他抗日坏了 “大事”。   在国外,他胸前挂着 “我是中国人” 的牌子,到处演讲呼吁抗日,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的骨气。   1932 年吉鸿昌回国,二话不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心要干抗日实事。   他知道光有热血不够,还得有组织,于是在天津秘密联络爱国人士。   1934 年,他组建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想联合更多力量抗日。   可国民党特务早就盯着他,11 月 9 日,他正在开会,特务突然闯入开枪。   他当场受伤被捕,第二天被押往北平陆军监狱,蒋介石亲自下令 “尽快枪决”。   1934 年 11 月 24 日清晨,北平陆军监狱的院子里,寒风刺骨。   吉鸿昌对狱警说:“我是抗日的,要死也得坐着死,不能跪着!”   狱警拿来椅子,他坐下后,捡起地上的树枝,在泥地上写下那首绝命诗。   写完,他高声喊着 “抗日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枪声响起,39 岁的他倒在血泊中。   他口袋里藏着那张给胡红霞的纸条,怕她伤心,更怕她为自己奔波。   胡红霞在天津听到消息,疯了似的往北平赶,只求能要回丈夫遗体。   国民党却要 8 万大洋,这在当时是笔天文数字,亲戚朋友都劝她放弃。   可她摇头:“鸿昌为抗日死,我不能让他连个全尸都没有。”   她卖掉和吉鸿昌住了多年的红楼,当了结婚时的首饰,连家里的家具也抵押了。   终于凑齐钱,她把吉鸿昌的遗体接回来,按他的嘱咐,办了最简单的葬礼。   之后的日子,胡红霞带着三个孩子隐姓埋名,国民党特务天天盯着她。   为了保护孩子,她装疯卖傻,披头散发在街头捡破烂,嘴里喃喃自语。   可一到夜里,她就点着小油灯,教孩子唱抗日歌,讲吉鸿昌收复多伦的故事。   她指着地图告诉孩子:“你们爸当年就是从这儿,把日本人赶出去的,他是英雄。”   孩子们虽然小,却把妈妈的话记在心里,知道爸爸是为国家牺牲的。   日子再苦,胡红霞也没忘了教育孩子要爱国。   她靠缝补衣服、做零活养活三个孩子,省吃俭用,却从不委屈孩子的教育。   长子吉兰泰长大后成了中学教师,把爸爸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传承爱国精神;女儿吉瑞芝专门收集整理吉鸿昌的事迹,想让更多人知道这位抗日英雄。   胡红霞看着孩子们,心里很欣慰,觉得没辜负吉鸿昌的嘱托,也没丢他的脸。   1979 年,胡红霞在北京去世,临终前,她让孩子们把她葬在吉鸿昌身边。   夫妻二人,终于在另一个世界重逢,不用再受分离之苦,也不用再怕特务追捕。   如今,吉鸿昌的故居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很多人来参观学习。   他写的绝命诗被刻在石碑上,“我是中国人” 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主要信源:(人民日报——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吉鸿昌:“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

评论列表

用户12xxx77
用户12xxx77 2
2025-11-27 18:57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向吉鸿昌烈士致敬!